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曹洁(右一)与冰心女儿吴青教授,在第六届冰心散文颁奖会上合影
核心提示
备受散文界关注的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于5月31日在济南市揭晓,榆林市一中教师曹洁的《曼德拉的孩子们》荣获单篇散文奖,成为迄今为止,榆林市获得冰心散文奖第一人。
冰心散文奖是我国文学界散文类最高奖项,第六届冰心散文奖设有散文集奖、散文单篇作品奖、散文理论作品奖以及优秀散文奖等四个奖项。
第一次见曹洁,是在2010年榆林市第一次女作者创作座谈会上。她长发披肩,温柔典雅,如她的笔名“如水”,婉约动人。《华商报·今日榆林》“驼城”栏目开栏以来,曹洁对《驼城》给予大力支持。
得知她荣获冰心散文奖,6月4日,记者对曹洁进行了专访,了解她的获奖作品《曼德拉的孩子们》创作始末。
编辑:李玲
谈获奖敬畏文明的主题打动了评委
华商报:“冰心散文奖”是中国散文学会的最高散文奖项。你是我市迄今获此殊荣第一人。你认为这次能获奖,主要原因是什么?
曹洁:不敢妄谈获奖原因,只能说幸运获奖。或许是我所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安详的主题内容以及对远古文明的敬畏,打动了读者和评委。或者,在芜杂的散文创作中,我的文风比较干净、朴素、典雅。
华商报:获奖作品的题材与灵感来源是什么?
曹洁:获奖作品《曼德拉的孩子们》选自我的地理文化散文集《素履》。
2012年6月,我与内蒙古阿拉善的曼德拉山初相遇。曼德拉为蒙语音译,意为“兴旺发达的家园”。这座山脉上存留着4000余幅古代岩画,其年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以及元、明、清各代,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生活、精神的写照。
曼德拉不只是生命的奇遇,更是我与人类文明的碰撞,这种古老文明再次召唤了我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与创作冲动。人类是自然界寒来暑往的旅客,再怎么蛮横、强势、霸道,都将被自然吸纳得干干净净。天地是博爱的父母,每个人都是他们的孩子,我们有责任让这个自然家园兴旺发达。
华商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散文创作?请谈谈你的创作源泉与作品风格。
曹洁:以朴素文字记录成长,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这得益于我的父母,他们不只给了我生命,更给了我为人为文的品性。这是我的财富,也是我创作不会枯竭的源头。
华商报:文学创作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是什么力量让你一直坚持创作?
曹洁:俄罗斯诗人巴尔蒙特说:“我来到这个世间,是为了看看阳光。”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界,以文字为阳光,是我对世界的温暖应答。写作是生命的幸福,是灵魂的安生。只要这些纸页以素净的光泽,给读者以安慰就好。
华商报:你对这次获奖有什么感受?它对你以后的文学道路会有什么影响?
曹洁:这次获奖,只是生命中经历的又一件温暖的事。其实为文与为人一样,自己温暖了,文字也就温暖了。落笔为文之事,说小可小,说大可大。言之小,是你在自我圈子里任意畅游,切忌不可伤了别人眼目;言之大,是你一句落笔,字字珍贵,虽不求关乎历史、关乎人文、关乎天地,但至少关乎先祖、关乎母语,一笔一画,当为严肃,不可戏玩。
我只想以宁静平和的文字,蕴善良温暖;以清洁性灵,托沉重浮生,踏踏实实走着与写作相伴的人生之路,继续朴素的生活。
谈职业教师让我保守着一份清洁
华商报:你的教师职业对创作有无影响?会不会放弃教师工作做专职作家?
曹洁:有幸为师是生命中温暖的事。成人的世界杂乱混沌,远不如少年世界的明朗纯粹。我不是少年,但时时与少年结伴,学习、生活、成长,这份职业的妙处,让我保守一份清洁。这个职业拒绝繁华,要你倾心付出,不求回报,我只平静为人、平凡为师、平常为文。虽不可放浪形骸于外,尚能够悟言一室以内,岂不美好风华?何况,我所行走的领空领地,是孩子们广阔纯净的天地,三尺讲台,上下乾坤,风骚自领。我不谋求做专业作家,顺意而为。
华商报:进鲁院研修有什么感受,对你以后的文学创作会有什么影响?
曹洁:鲁迅文学院被誉为“作家摇篮,文学殿堂”。四个月的研修过程中,聆听讲座、集体研讨、自主研修,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考,提升了观念。我将努力使自己由一种自发写作状态进入自觉写作状态,渐渐成熟为专业作家的状态。
华商报:可以谈谈你创作的远景规划吗?
曹洁:黎戈《私语书》说:“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树,守静、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经末梢触着流云和微风,窃窃地欢喜。脚下踩着最卑贱的泥,很踏实。还有,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前路漫漫,我所能做的是在匆匆前行的旅途中,偶尔停下来,倒倒鞋子里的沙子。文字是借以歇息的台阶。不为洞晓某处,只为认清和获取一个新的自己。
预设的创作计划有:整理丰子恺漫画解读系列散文集《一钩新月天如水》,预计2014年内出版;创作完成地域文化系列散文集《纸上的柔软时光》(暂定名),预计16-18万字;整理古代人物解读系列散文集《掬水月在手》、随笔《清水照初颜》;在逐步形成散文风格的同时,继续研习小说创作,以期有突破性发展。但学校工作很忙碌,我很担心不能按计划完成。
作家简介
曹洁,笔名如水,祖籍清涧县,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系榆林市第一中学语文老师。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榆阳区政协文史委特聘编委。
曾荣获中国散文年会2013年度优秀作品二等奖、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中国散文华表奖等,出版地理文化散文集《素履》,编纂《中学现代名篇赏析》等书,发表散文、小说若干。
名家点评
曹洁的散文有种独特的审美取向
榆林市作协副主席朱合作:曹洁散文的特色在于与众人不同的视角,一种独属她的审美取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种特定的审美取向,也是一个特定的坐标系。她以这个坐标取舍题材,完成了曹洁式写作。这样一种审美取向和写作方式,正是中国文化与中华文脉源远流长的审美传统传承。
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林非:体验、思索、挥洒,一定可以出现佳作。读曹洁的作品觉得是在接受审美的享受,形象、灵动、优美,而且融汇着哲思。
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继炼:《素履》以步履行走为纬,以心灵思考为经,织就了一幅幅人文锦绣,有棉布的朴素,有丝绸的温润,素雅而静美。曹洁是一个有思考的行走者、有思想的散文家,她引领你走向典雅、沛然、宏大时空。
榆林学院中文系主任贺智利:《素履》空灵、典雅、诗意,缘于风物,抒写性灵,将古代与现代碰撞、个人际遇与自然风物、人文景观焊接,表达一种审美的人文阐释,回归传统文化之脉,寓含了“风烟俱尽,天山共色”的生命安详。 本报记者闫瑜本组图片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