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全国政协“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道
“公共文化服务要体现公共性”
6月7日下午,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的白沙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响起了欢快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正在演奏的是由10来位退休老人组成的业余乐队,而轮流为他们担纲指挥的是两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指挥滕矢初和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一级指挥于海。
尽管委员是临时受邀参与,双方配合却默契而流畅,一曲结束,兴奋的乐队成员依然围着两位委员,请他们现场点评演奏技巧。这是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组在长沙调研的一幕,这个汇集了文艺界众多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的调研组于6月5日启程,先后赴湖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调研。在湖南,调研组走访了多个城乡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站点,以及地方剧院和电视台,委员们或即兴指挥乐队,或挥毫泼墨,展示书法艺术,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了艺术“大餐”。与此同时,他们也以学者的敏锐和专业眼光探究着湖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步伐。
厚重的湖湘文化传统和敢为人先的“湘军”精神,给予了湖南在文化方面的先天优势。调研组了解到,湖南省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公共大戏台”、“欢乐潇湘”、“雅韵三湘”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广受群众追捧。目前,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湖南从省、市、县到乡镇(街道)、村(社区)都建起了自己的公共文化服务站点,这些站点均设有免费开放的农家书屋、球场、娱乐室等设施,在挖掘特色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在福临镇综合文化站,每月都有村民自导自演的主题晚会,开慧镇的“乐和大院”建起了“国学堂”,向村民传播传统文化。
身为邮政局退休职工的康伯伦老人是上述社区业余乐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在他周围,越来越多的社区群众开始习惯走进公共文化服务站点,度过充实而愉悦的闲暇时光。
“湖南省这些做法非常有成效,公共文化服务的惠民作用已经开始显现。”赵长青委员如是总结他在湖南的调研感受。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首先要体现“公共性”,惠及全民,这是委员们的一致看法。陈力委员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应体现在保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吴江常委说,从长远看,不能只满足于政府“送文化”的形式,而要注重培育文化市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最终实现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目标。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在白沙井社区,苏士澍常委挥笔为这里的书法爱好者写下这样一句话。调研中,委员们纷纷表示希望湖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传播,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江常委在调研途中反复提及这个观点。对此,赵长青委员认为,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让群众从中求乐、求美,还要求知、求富、求健康。他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谈及建立长效机制,何香久委员认为,仅靠政府的作用还不够,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哪些是政府主导,哪些是市场主导,哪些是社会主导?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明确。”李兰委员说,她希望在接下来的调研中能找到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