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解决内涝需提高城市调蓄和下渗功能

2014-6-11 9:32: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城市化给我们带来现代化和舒适化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城市内涝是怎么形成的,西安的内涝有哪些特点,又该怎么防治?为此,我们采访了长安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高俊发教授。

记者:近年来,大城市遭遇暴雨侵袭后,屡屡出现内涝现象,轻则影响交通,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请您分析一下大城市如此不堪雨涝的原因?

高俊发: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是城市化以后形成的浑浊岛、热岛、雨岛三岛效应。大城市高楼林立,空气循环不畅,加之盛夏时节,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遇到城市上空的悬浮颗粒物,凝结核增多,使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

城市降水多了,不渗透的路面反而多了,导致雨水径流量加大,而我们的地下管网和排涝设施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所以就导致内涝发生。

记者:对于城市内涝,国家有没有一些专门的防范要求和标准?

高俊发:这个是有的,2013年国务院发了一个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这里面就提出城市的防涝防洪建设,里面提出了低影响建设开发理念。另外国务院还颁布过一个城镇排水及污水处理条例,重点强调提高城市的直流、下渗、调蓄、排放。

有了这些规定后,一个是标准提高了,比如说以前雨水管道设计的重现期是1年,大城市是3到5年,最近在编写的西安市防涝专项规范,重现期要求达到50-100年,以前的管径比较小,所以排水情况肯定不容乐观,标准提高后,管径大大提高了。另外就是要求加强雨水的调蓄、渗透等综合运用能力,在排水条例中明确提出了要配套建设雨水的收集利用措施,增加绿地沙石地面,因为沙石地面是可以渗透的,削减雨水的径流,以此提高城市的内涝防御能力。

记者:据您的了解,西安市目前出现的易涝点和排涝情况大致是个什么现状?

高俊发:大致来说西安比较严重的内涝点分布在西新街、玉祥门、莲湖路、东大街、友谊路、红缨路、大兴中路、康乐路、咸宁路、三十街坊、兴庆路、振兴路、二马路等地方。但是这个资料是变化的。比如小寨以前就是一个积水点,但是经过治理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另外,西安做得比较好的一个方面就是,10年要修改一次暴雨强度公式,据我了解,除西安外其他地市基本上都用的上世纪80年代的暴雨强度公式,这个是严重滞后的。

记者:根据您的经验和研究,针对西安市的现状,在解决内涝方面,您有没有好的建议?

高俊发:长期以来,大家关注的解决内涝措施就是排涝,这个当然很重要,加快城市管网的更新换代,当强降雨来时,有效的排涝是非常必要的。但更应该值得关注的是把功夫放在平时,也就是说西安市要做好充分的雨水调蓄和储存,完善城市的调蓄功能。之前,西安市大部分管径都是一年一遇的标准,所以碰到大的暴雨会排不出去,就会积水。所以目前最需要着手的是建大的调蓄池,把雨水尽量的收集起来。目前城区的几个湖面,汉城湖、南湖、兴庆湖大概也只有300万立方米,雨水来了以后主要靠这些湖来调蓄,这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最好每个小区在规划的时候都配建蓄水池,把所有的小区加起来调蓄能力就会加强,积蓄的雨水可以用来浇灌和利用。

另外一个就是要加强渗透,现在很多地面都不渗水,一下雨就会形成径流,容易内涝。很多地方应该坚持低影响开发,所谓低影响开发就是一个地方在开发前和开发后不应该改变它的渗透能力等生态功效。开发后雨水的下渗不能发生太大的改变,渗透的面积不能少于开发前的50%,加强下渗很重要。所以,今后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好相应的绿地和下渗面积,不至于在地表形成大量积水。

最后,建议西安市出台一些相应的规定,比如说新建建筑工程雨水的控制与利用,北京市专门规定硬化1万平方米面积需要建一个500立方米的蓄水池,按这个比例来配。西安目前还没有这一类的规定,应该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通过要有效的排涝、调蓄和下渗,城市的内涝问题肯定会得到大大的缓解。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