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大千世界>>正文

宁夏西海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有了新变化

2014-5-9 15:38:00  来源:新华网  进入论坛

新华网银川5月9日电(何晨阳 许晟)“前些年我家种了20多亩麦子,由于天气干旱,当年收的粮食不够吃,买了30袋面粉才过了难关。”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红羊乡的建国村村民王桂琴说,按国家统一部署,她家的50多亩地退耕还林后,这几年山上绿了,雨水也多了,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建国村位于素有“贫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称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由于山大沟深、干旱少雨,这里的农民百余年来都有着“靠天吃饭”的无奈。

中国自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逐步停止水土流失严重,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产量低而不稳耕地的耕种,因地制宜恢复植被,修复生态环境。10余年来,西海固地区植被恢复的同时,水源涵养能力逐渐提高,区域小气候得以显著改善。

同样位于西海固地区的固原市西吉县,2008年全年降水量只有不到400毫米,而2013年前6个月的降水量就超过800毫米。

国家林业局今年4月发布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3年)》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6个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监测省份实行退耕还林工程后,每年涵养水源183.27亿立方米、固土2.04亿吨,植被覆盖率实现较大提升。

雨水充足在促进当地生态持续好转的同时,也使西海固地区的土地产出不断提高,村民收入稳步增长。

“这几年雨水增多,马铃薯亩产现在能达到4千多斤,一亩地毛收入也能有3千多元。”村民郑民德说,村里每户平均都有10亩以上的耕地,一年下来各种经济作物的收入最少也有3万元。

植被的修复带来小气候改变,在提高土地产出的同时,还改善着西海固地区的人居环境。“以前这里山上光秃秃不长草,春天风一吹就会卷起细沙,迷得人睁不开眼。”红羊乡党委书记石万满说,这几年乡里的山绿了树多了,空气越来越清新,连沙尘也少了。


编辑:秦人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 植被 西海固地区 降水量 红羊乡 雨水 小气候 水源 党委书记 生态环境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