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周作人84通信札首上拍场 系学者郑子瑜旧藏(图)

2014-5-8 9:41:00  来源:新京报  进入论坛
    随着前日一场学术界对于周作人与郑子瑜通信的座谈会,一批周作人书信手稿也正式公开亮相。这组手札为新加坡著名学者郑子瑜旧藏,以周作人致郑子瑜的84通信札为主体,此次上拍北京匡时6月3日举槌的“百年遗墨——,周作人84通信札首上拍场 系学者郑子瑜旧藏(图)

随着前日一场学术界对于周作人与郑子瑜通信的座谈会,一批周作人书信手稿也正式公开亮相。这组手札为新加坡著名学者郑子瑜旧藏,以周作人致郑子瑜的84通信札为主体,此次上拍北京匡时6月3日举槌的“百年遗墨——二十世纪名家书法专场”。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称,亮相的这些信札是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它们是重现和佐证历史的重要依据。其透露北京匡时希望借此次拍卖,能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一起做这批信札的相关出版工作,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下重要的资料。

通信时间自1957年至1966年

在与周作人晚年通信的人中,香港的曹聚仁、鲍耀明,以及新加坡的郑子瑜是最重要的三个人。其中,与曹聚仁的《周曹通信集》、与鲍耀明的《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等书籍的出版也将曾经的历史细节重现。不过对于周作人致郑子瑜的信札,此前却从未露面市场,也未见出版。

据介绍,首次流向市场的新加坡著名学者郑子瑜旧藏手札以周作人致郑子瑜的84通信札为主体,同时还有丰子恺致郑子瑜信札9通,以及俞平伯、曹聚仁、陆丹林、罗香林、简又文、吕叔湘等人致郑子瑜信札45通及周作人为郑子瑜撰写的序言与书签等。郑子瑜与周作人通信,时间自1957年至1966年,不仅涵盖面广,而且内容翔实,其中还提到了关于《知堂回想录》的写作与出版,它们生动还原了当时学人交往的历史情境,更是研究周作人1949年以后生活与思想转变的极珍贵的史料。

希望借拍卖将信札出版

近几年,名人信札板块拍卖也逐渐升温,对于名人信札等历史文献研究和保护的不足也成为一大话题。周作人的孙子周吉宜指出,作为周作人的后人,自己有责任把有关的研究资料提供给学术界,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但由于经历过了动荡时期,收集资料的过程非常困难。

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透露北京匡时希望借此次拍卖,能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一起做这批信札的相关出版工作,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下重要的资料。

对此,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指出,“这些年来我们越来越关注私人记忆的史料。因为传统史学、正史侧重于一些宏大叙事,对于历史场景、历史现场更多存在于私人记忆里边,比如日记、书札、个人随想等。出版社这几年特别注重现场文献的挖掘和影印。参与这批信札的出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批东西,提高文献的利用价值。”

■ 交情

郑子瑜(1916-2008)出生于福建漳州,是清代诗人郑开禧的后裔,于1939年迁居至新加坡。与郁达夫、周作人、丰子恺多有来往。郑子瑜早年在厦门拜见过郁达夫,之后陆续撰写《谈郁达夫的南游诗》《郁达夫诗出自宋诗考》等文章,还编辑出版《达夫诗词集》,被学术界誉为“研究郁达夫诗词的第一人”。

1936年,郑子瑜、周作人同在《逸径》文史半月刊上写稿,因彼此都嗜好黄遵宪《入境庐诗草》成为俩人最初结交的动因。之后,因日本侵华,郑子瑜南渡谋生,两人交往告一段落。上世纪50年代,两人又因黄遵宪结缘,周作人把俞平伯、吴小如,以及日本汉学界名人实藤惠秀、吉川幸次郎介绍给郑子瑜。

信件原文

子瑜先生:得十九日手书,具悉一一。热带鱼邮票允即赐下,费心至感,并赐寄猪油,如尚未寄出则不乞改为生油,当更感佳惠耳。关于黄公度实无从下笔,因《入境庐》抄本原系苦雨斋藏本,为国民党劫走,虽幸存在北大,得有重见天日之一日,可说侥幸之至。唯个人则已完全失去奥趣,无从执笔之意,且可说的话均已在《秉烛谈》中说了矣。诗文亦无意执笔,尚乞鉴谅是幸。单条已涂了,与此信同时航空寄出,计有两条,唯不能寄大字,且署名亦照例是知堂。但有名印为证,有一张名印却斜盖了,不便赠人,亦一并寄上了。此请近安。九月廿七日,作人启。钤印:哑人作通事

(关于黄遵宪,写于1962年9月27日)

■ 往事

随着这批信札的亮相市场,诸多周作人与当时文人交往的记录以及其诗文重要出版的细节也逐渐丰满起来。据曹聚仁之子曹景行回忆“父亲与周作人之间的通信很多。1960年,曹聚仁代《新晚报》向周作人约稿,曾要求道:‘写得愈通俗越好。不必掉文,尽可能趣味化。’”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的周作人研究专家陈子善在研讨会上指出:“这批信当中几乎有一半以上篇幅提到《知堂杂诗抄》的编辑出版。当时郑子瑜提出过很多方案想要出版《知堂杂诗抄》,但过程非常曲折和复杂,《知堂杂诗抄》整整拖了二十年以后才印出来,才能够看到周作人的这么一个作品。”

信件原文

子瑜先生:得手书即复一信,想已蒙察入矣。诗集承关注,甚感。有两点仍请考虑。一,名称用《苦茶庵》觉得不妥,因为那些杂诗不是在苦茶庵所写的,拟改用《知堂杂诗抄》,如此则稍赅括。《儿童诗》亦拟收在内,(插画可省,因此系丰君板权。)不然单行恐不易出版也。二,即酬书多余折钱之事,反正不要求多赠,谅可不成问题。因书多寄递不便,且鄙人亦无需此数也。此二点祈考虑后示知为盼。《题画诗》记得前曾抄奉,今重加增补,比前次为多。又《打油诗补遗》亦同封寄呈,祈察入。上月照一相,以一纸奉赠,籍得见老病徐生之本相耳。即请近安,弟作人启。三月十五日。

(关于《知堂杂诗抄》出版,写于1961年3月15日)


编辑:秦人
关键词:信札 周作人 周作人信札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