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咿咿呀呀的二胡,噼里啪啦的快板……5月5日下午,资阳乐至县天池镇田家沟村文化大院里,传出欢声笑语。
这份快乐不只属于田家沟村。雁江区晏家坝村、安岳县洗墨池社区、简阳简城镇张家社区……去年底资阳4个区县的13个文化大院陆续建起以来,这样的快乐天天都有。文化大院怎样才能不“空转”,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品质的目的?资阳一行,记者有了答案。
协商场所黄瓜地上建起文化大院
傍晚7点,简阳简城镇张家社区文化大院里人头攒动。热闹的“坝坝舞会”正在举行。“舞会”新成员杨琴跳得满脸通红。
和其他地方比起来,张家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过去相当薄弱。“3000多人的社区连一支自己的文艺队伍都没有”。社区退休老支书、文化大院专职志愿者华建杰告诉记者,去年,一个村民的话对当时还在任的他刺激很大。“村里连个宽点的坝子都没有,跳个广场舞都要去"隔壁"龙桥村跳。”
从村变成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能不能想办法为村民争取一些文化权益?彼时,恰逢资阳试点建设文化大院,华建杰立刻着手准备申报材料。从选址到协商院坝用地到现场督工,他事必躬亲。
为了让村民们有宽敞的活动场地,华建杰特意和村民协商,租用950平方米黄瓜地多建了一个球场。
精打细算巴掌大的地也可以搞活动
去年8月,为了规范文化大院建设,资阳市出台了《资阳市村(社区)文化大院建设试点标准》,明确了场地建设、器材配置等硬性指标。但“硬性”建设的同时,各地文化大院没忘记“精打细算”。
岳阳镇位于安岳县中心地区,与宽阔的乡村不同,如何在车水马龙、人流密集的城区开辟老百姓的文化领地?岳阳镇洗墨池社区有新招:文化大院建设主要依托已有的居民院落空地、社区办公场地、学校操场,不大兴土木。
“室内活动场地我们利用的是社区居委会的闲置办公空间”。洗墨池社区主任杨钦茹说。在这里,有3000多册藏书和各种文体器材,居民可以随时按需取用。由于户外场地有限,社区还将所辖范围内包括小学操场、岳阳河畔小广场在内的5个相对宽敞的空地,都整合起来作居民文体活动场地。
在雁江区的晏家坝村,村民都知道,除了可以到村委会大院活动外,还可以到村民房敏家的私人院落,以及村民查玉清开的农家乐院坝活动。“这是双赢,一方面文体活动能为居民自办的小商业带来人气,另一方面无论远近村民都能就近活动。”村党总支副书记池含理说。
本土挖掘培养大院自己的“草根明星”
文化大院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如何在乡村生根开花?资阳市文化局副局长蒋贵礼认为,建大院要接地气,从本土挖掘和培养文化能人。
在乐至县田家沟村,盲人小伙蒋华斌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大明星”。虽然视力有缺陷,他却有一副好嗓子。村里建成文化大院后,村支书杨勇军就动员他担任声乐队队长。“他要排节目我们都给支持。前不久小伙子到市上比赛拿了奖,回来组织活动更有劲了。这可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明星"。”
年过六旬的快板爱好者蒋大刚和吴洪章也是田家沟村的大红人。老蒋和老吴曾是村里的支书和主任,他们特别喜欢说快板书。村里一有活动杨勇军就把他们请过来,还帮他们向杂志社投稿。现在,他们的快板只要一响,附近散步的村民都会聚拢来听,两位老人俨然成了村里的“文化大使”。
延伸阅读
文化大院如何不空转
目前,资阳市已投入资金180万元对文化大院建设试点单位给予专项支持。其中,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40万元,在雁江区4个文化大院建立固定电影放映点。市、县两级文化部门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向每个文化大院建设试点单位补助经费8-10万元。此外,文化大院还整合了党员远程教育、农村书屋、广电村村通等多方资源。
为了让文化大院功能尽可能完善,资阳市的13个文化大院均建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购置了录音机、音箱、投影仪等设备器材。资阳的文化大院建立以来,培育了一批以村(社区)干部、热心文化活动的文艺骨干为主的活动带头人,并以此为核心组建大院文艺队伍,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李思忆 裴蕾 段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