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探访即将消失的渭河渡口和最后的撑船人

2014-5-6 2:09:0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进入论坛
    \
                                     尹会员和侄子尹参军去河对岸接要渡河的村民                      

          阳光讯(记者 凤晨 李莹)载着一个村落向前行驶了近百年的渡口,把几代人渡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在最后一个撑船人离开之前,本报记者昨日探访了这里,试图还原那渐行渐远的船埠往事,以及坚守在这里最后的撑船人。

         这里是位于陕西省兴平市汤坊镇正南处的龙兴村,处于渭河腹地。距离西安有70公里的路程,这里的渡口是渭河保留下来最后的摆渡口,在这里,有关于刘秀走南阳时的传说,也有一辈辈人对于即将消失渡口的回忆。

     \
                                                   尹会员正将船撑到对岸接村民渡河
 
         (曾经)  刘秀走南阳,借此渡口逃生
 
        “刘秀十二岁下南阳”的故事,在中原大地上广为流传,十二岁的刘秀,被他的舅舅王莽追杀,一路逃命,朴实的村民,树精河怪纷纷现身救援,最终帮他脱险。在龙兴村,老人训斥慌张冒失的孩子时总会说:“慌得跟王莽撵刘秀一样。”这里的渡口,也流传着一个关于刘秀的故事。
 
       村里76岁的季开厚老人说,这个龙兴村原名叫龙过村,因为12岁的刘秀下南阳的时候曾经在先人们的帮助下从渡口逃了过去,而后就有了“龙过村”这个地方。“你想呀,刘秀他是天子,是龙,祖辈们帮他过了河,那这个地方理所应当就取名为‘龙过村’了,后来才改成了现在的龙兴村。”

   \
                                      尹参军快速的跳下船将绳子固定在岸边的木桩上                           
 
        12个人每人每天至少要摆二十几趟船
 
         龙兴村有十六个村民小组,一开始选拔撑船人是每个组出一个人,因为有一个人水性不好被淹死了,后来选拔不再以组为标准,而是专门挑选那些身体强壮,水性好的年轻小伙子来撑船。
 
        村里的老人介绍,渡口最辉煌的日子应该是1953年左右,那时候共有12名船夫,七艘船,两艘负责拉粮食,其它几艘负责拉过往的行人。
 
         大家三人一组轮流值班,保证24小时有人,每人每天至少要摆二十几趟船,最多的时候同时有三只船在摆渡。
 
         “人老筋出,船老钉出。”木船使用久了,由于大自然的风化,拼接船体的钉子就会裸露出来,所以每三年会换掉之前的旧船。那时候渡口离龙兴村只有几十米,拉一趟人是一毛钱。现在随着此段渭河变窄,渡口距离村里一公里多远,摆渡一个人可以赚到五块钱左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周至县的公粮要拉到一个车站,必经之路就是村里的这个渡口,拉公粮的人一来,摆渡的人吆喝一声‘开船喽’,那场面是相当热闹,船上还有马车、牲口,日日夜夜都不能停歇。”季开厚老人笑着说。

    \
                                                              尹会员正在撑船
 
         (现状)  渭河最后的渡口与摆渡人
 
          据村里的张姓老人介绍,渭河上曾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渡口,“两寺渡”、“安阳渡”、“西同渡”、“嘉麦渡”、“新开渡”、“孙张渡”、“北田渡”、“交口渡”、“李家渡”、“耿渡”、“新丰渡”及许多不固定的临时小渡口。而龙兴村的这个渡口,是渭河保留下的最后的摆渡口,目前由村里的尹会员和他的侄子尹参军坚守。
 
        尹会员今年58岁,摆渡30年的他和侄子如今是渭河最后的撑船者,作为龙兴村渡口唯一的摆渡人,侄叔俩不得不住在河边。一个简易棚,一艘船、一根篙、一条狗,一只羊,就是他们的生活。住在河边,他们总是能老早就瞅见河对岸要过河的人,记者在和尹会员在聊天的时候,他老远的就看见河对岸有人推着自行车往岸边走,“那是到对面打零工的人回来吃中午饭了。”尹会员拿起船篙,他的侄子尹参军走到船头,熟练地解开绳子,将船划开。
 
         尹参军撑船的时候戴着一双白手套,他用手和脚控制着绳索的方向,以保证船的方向不会受水流的影响,尹会员说:“三年前我们在河岸上加固了绳索,现在撑船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只需要巧劲就可以,借助绳索的力量,可以省去撑篙的力气,整个人就会轻松很多。” 以前撑船最重要的工具是长篙,船如何摆动、速度多快,都由长篙决定,选择一个好的长篙很关键,“普通的长篙重约二十斤,太轻或太重都不适合撑船。”将船撑到对岸后,尹参军提前跳下船,敏捷的将绳子绑在岸边的木桩上,又跳上船拿着木板架在船和岸之间,供村民和他们的交通工具通过。

   \
                                                   尹会员正在撑船渡河                                               
 
          如果不摆渡村民会绕40公里的路
 
         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坐船的人渐渐少了,可船仍然是龙兴村村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我们村的人在河对岸都有地,还有好多人到对面打零工,如果不坐船,最近的路也要从周至渭河大桥绕一圈,来回得40公里。”
杨翠岚是龙兴村的村民,一大早她就和同村的伙伴到河对岸的富仁乡富仁大队帮别人收蒜薹去了,一天50元的工钱,她说:“我们在对岸干活,河上没有架桥,如果绕路来回得三四个小时,渡船过去只要十来分钟。”
 
        刚把杨翠岚一行人送达,河对岸有又人要渡河,尹参军不得不将空船再摆过去接人。很多时候,尹参军都只是摆渡一个乘客过岸,又空船摆回,来回需要花费他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换来每人5~10元钱的收入。这位年轻的船夫每天守在岸边这个简易的棚子里,既为谋生,也为村民提供方便。
    \
                                         尹会员正在给记者介绍老渡船上退下来的木板
 
         (未来)  摆渡将持续到大桥架起的那一天
 
         因为渡船的生意不如往日,尹会员把渡船的生意交给了侄子尹参军打理,他自己则在村里帮别人收菜,这几日正是蒜薹的收获的时节,早上去渡口打个来回,尹会员骑着一辆摩托车就回到了村里吆喝着,“谁家的蒜薹好了,好的收两块,其他的收一块九。”忙活一早上,尹会员会拿到一百到两百的现钱,他说这样的日子很充实,也不觉得有多累。
 
          近年来,渡口附近出现了大大小小多个采砂厂,将渭河河床挖得很深,尹参军的长篙需要不断加长。即便如此,他经常会因为不小心碰触深处而将长篙落入水中,湍急的水流很快将长篙飘走,所以需要准备几个长篙,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方便村民渡河,尹会员可没少费心思,不仅在河两边架起了可以调节的绳索,他还曾花了好几万修了简易的水泥桥,可是因为下大雨,水太大把桥冲垮了,他的心血全白费了。尹会员说:“河上能有一座桥是他们村里所有人的梦想。”问及如果有桥怕不怕失业。尹会员笑着说:“现在渡船根本就挣不了多少钱,纯粹是给别人行方便呢。”
 
         尹会员说,等附近的桥修好了,这个渡口也将随之消失。现在渡口的生意虽然不景气,可是他仍会等到到河上架起桥的那天,“就算只有一个人要渡河,我也会撑船的,一直撑到河上架起大桥的那天。”

    \
                                                尹会员正在称收来的蒜薹

       编辑:刘青

编辑:秦人
关键词:渭河 渡口 撑船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