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今年“五一”期间,随着南汉二号宫殿基址正式对外迎客,南越王宫博物馆终于实现向公众全面开放。在三天假期里,南越王宫博物馆迎来了1.7万人次的客流量。每天早上还没到开馆时间,就有不少游客在城隍庙旁的东门入口排成了长龙,迫不及待要一睹“千年宫署”遗址的真容。
南越王宫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中国宫苑实例,也沉积着从秦汉到民国各个历史时期文化遗存的考古遗迹,是广州二千多年城市发展史的重要物证。自1995年被发现以来,南越王宫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就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由于南越王宫遗址位于广州的闹市中心,它的开发也为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为将南越王宫博物馆建成为广州闹市中心的“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秉承“边建设、边发掘、边开放”的原则,向市民逐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其中,南越国曲流石渠遗迹保护主楼已于今年春节期间开放,而南汉二号宫殿基址则是博物馆最新、也是最后开放的区域。近日,南方日报记者亲身走进这座在地下长埋千年的神秘殿堂,探究其看点。
“覆罩露明”
展南汉宫殿气势
南汉二号宫殿遗址保护展示区,是南越王宫博物馆首次全新开放的区域,总面积2100平方米。据推测,这组宫殿应是南汉皇帝的朝政大殿,也是当今中国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的宫殿之一。然而,二号宫殿目前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博物馆揭露的部分仅为宫殿的东半部,建筑主体还深藏在北京路地底。
广州不但是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是西汉南越国与五代南汉国地方政权的首府所在。巧合的是,时隔千年的两代政权都选取了同一地点兴建宫署。在南越王宫博物馆范围内,就发现了三处南汉时期的宫殿建筑基址和一处池苑遗迹,足证广州两千多年来城市中心未曾发生偏移。
根据史料记载,南汉王室曾在都城内外大兴土木,建造不少宫殿苑囿。这片建筑密集、规模宏大、建材精美的宫殿遗迹,也印证了当年王室生活奢华的史实。其中,第一进殿台基以青石板和砖包砌,基台高大,工艺精湛。台基东面与廊庑相连,廊内铺砖地面和柱子分布结构保存完好。台基南面东侧还有一条超过6米宽的登殿踏道,可见这座大殿当年的恢弘气势。
南汉国灭亡后,宫殿原址并没有被完全荒废,这里继续被用作宋代“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司署的办公用地。在二号宫殿遗迹的南面,叠压的南宋建筑台基遗迹和北宋官衙广场地面遗迹清晰可辨,两者面积分别达到200平方米和420平方米,气势不凡。广场地面用青灰色长方砖“人”字形排列铺砌而成,周边则以侧立砖包边。这些归置整齐的地砖,仿佛还回响着广场上贩夫走卒的喧哗,述说着“千年商都”往日的繁华。
笔者在现场发现,遗址与过道之间并未设围栏相隔。馆方工作人员向笔者介绍,展区采用“覆罩露明”的方式进行展示,便于市民对这些层层叠压的遗迹产生更立体的感知。考古队还在发掘过程中,特意保留了一条称为“考古地层关键柱”的土墩,并从中标记出宋、元、明、清各时期的遗存地层。观众只要走下遗址,站在千年以前的地平线上抬头仰望,就仿佛瞬间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岭南文明“树大根深”。
精美文物
折射王家气象
南汉王宫遗址不仅以规模宏大著称,不少出土的建筑构件与器物也反映出南汉王室精巧纤丽的一面。在二号宫殿第一进殿的北面庭院,地面铺设一排罕有的蝴蝶牡丹纹方砖。砖面模印的四只蝴蝶翩翩起舞,正要扑向四角的牡丹花纹,展现了王家繁花似锦、群蝶飞舞的景色,充满富丽堂皇的宫廷气象。
更多的南汉遗物则保存在博物馆的陈列主楼里,共同还原南汉王国的历史记忆。这里出土了目前广东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釉陶雕塑鸱吻。鸱吻,是古代大型建筑正脊两端的饰物,有兴雨防火的寓意。这件鸱吻鱼身、鸟羽、凤尾、龙爪,底部刻有云气纹,通体黄釉光彩夺目,延续了敦实而流畅的唐代鸱吻风格。
在南汉宫殿遗址还出土了一座精美的十六狮柱础石。柱础石用整块石灰岩石雕凿而成,覆盆下层刻有覆莲瓣,上层则雕上十六蹲狮,圆顶面平整光滑,是罕见的建筑雕刻精品。十六只体态肥硕的狮子一雄一雌地围绕在柱础周围,成双成对,“萌”态尽现。
一些南汉文物还见证着 “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例如来自西亚的孔雀蓝釉陶片。这些蓝釉为古波斯国所特有,属低温釉,非常珍贵,估计是晚唐时期传入的舶来品。而在南汉宫苑水池发现的玻璃碎片,色彩纷呈,质地轻薄,属伊斯兰钠钙玻璃。这都说明南汉与西亚国家往来密切。
全面开放后南越王宫博物馆,可供游览观赏的文化瑰宝当然远不止这些。观众可先从城隍庙侧的博物馆东门进场,前往“曲流石渠”游览南越国王家园林遗址。“曲流石渠”保护楼的房顶上,还设有1:1比例复原模拟的园林原貌。博物馆中还设有南越国宫殿模拟展示区、水井遗址保护与展示馆、历代陶瓷砖瓦标本墙等区域,以多种不同形式供游客全方位体验千年羊城中心的动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