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西部网讯(通讯员 王元辉 刘冲)安康市旬阳县有一位受到百姓爱戴和拥护的好法官,他就是“全国办案能手”——旬阳县赵湾法庭庭长骆云桥。
8年办案1531件,入选全国“最美基层法官”
骆云桥,1970年出生于旬阳,1994年进入旬阳县人民法院工作,2006年8月被任命为旬阳县人民法院审判员,并担任赵湾人民法庭庭长至今。
赵湾法庭驻地位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的旬河之滨,辖赵湾、小河、桐木、仁河口4镇65个自然村6.4万人,周边与安康汉滨区、商洛镇安县、湖北郧西县相邻,西康铁路与西康高速穿境而过,人多地广,社情复杂,属全县矛盾纠纷的高发区。
“我的法官梦源于少年时朴素的正义观,从穿上法袍的那刻起,我就暗下决心,要把对法律的敬畏和对人民的热爱投入到工作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普通百姓做点事,为社会稳定出点力,为国家建设担点责!”
言必信,行必果。骆云桥担任庭长的8年中,走遍辖区的村庄院落,山山岭岭,截止2013年底,赵湾法庭共办结案件1531件,几乎每天审结一起案件,而且无一起超审限案件、错案和涉诉涉访案件发生。
为了快速高效办案,他在实践中创新了一系列快立、快审、快结措施,所办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不超过两个月。为搞好普法教育,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了《十要关系》、《致当事人的一封信》、《温馨提示》等材料在辖区广泛散发。他的《温馨提示》还在全县法院系统推广,并作为诉讼文书附件送达当事人。
8年间,赵湾法庭荣立集体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骆云桥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分别被市中院、省高院评为办案能手、办案标兵,201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办案标兵”。2014年,骆云桥作为陕西省唯一一人入选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候选人。
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再到“全国办案能手”,一路走来,骆云桥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努力,也收获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对法律的信赖。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就凭我是法官”
2012年8月份,中铁十九局在西康二线旬阳段施工中,与工人发生劳务纠纷。情绪激动的数百工人封堵洞子阻碍施工,该公司诉至旬阳县人民法院,请求排除妨碍,恢复施工。
承办该案的骆云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被情绪激动的工人团团围住,“不给钱,谁也别想从这儿过!”
“二线施工不能停,劳务纠纷在诉讼中解决。”骆云桥大喊:“你们的行为是违法的,要承担法律责任,你们先离开,工资一定会给你们的!”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就凭我是法官!拿不到钱,你们找我!”
工人们情绪稍微平静了些,说:“那你给个期限!”
“一个星期!”
工人们离开了现场,新的劳务队进场施工。
骆云桥立即带着法庭的干警冒着高温对前期作业面和施工设施拍照固定证据,与建设方落实工钱。但建设方的50万元资金缺口短期无法到账。
兑付的日子日益临近,怎么办?骆云桥打算借50万元先行垫付。
接下来的几天,从没借过钱的骆云桥顶着家人的不解和担忧四处借钱,凭着多年的信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亲戚、朋友、个体工商户都纷纷解囊,十万、八万、一千、两千,硬是凑够了50万元。
8月27日,是承诺兑付工资的日子。法庭的院子里挤满了拎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当他们一个个从骆云桥手中领到自己的工资后,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一个外省的农民工拉着骆云桥说:“太感谢你了,我娃今年考上大学,就等着领到钱回去送他上学呢。”看着工人那喜悦的表情,听着那真挚的话语,骆云桥觉得,冒这个风险,值!
近几年,骆云桥帮助农民工讨要的工资不下1000万元。
化解纠纷:慎判决 重调解
清官难断家务事,基层法官整天面对的大多是家长里短、针头线脑的家务事,这些寻常小事解决不好,就会给矛盾隐患埋下祸根,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化解纠纷,靠的是公平公正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慎判决,重调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骆云桥化解矛盾纠纷的制胜法宝。
2012年元月,骆云桥受理了一起案件。当事人高某70多岁了,到山上放牛。数九寒天,山风似刀,高某生火取暖,不慎引燃武某的林扒。武某诉至法院,要高某赔一万元。
骆云桥打算现场调解。冒着严寒,他和书记员走了30多里山路来到当事人家中。看着高某三间土坯房,阴冷潮湿四面漏风,骆云桥阵阵心酸。
高某自知理亏,表示借钱赔偿,但希望武某能少点。经骆云桥反复做工作,武某答应减半,赔5000元。
高某跑了大半天,却只借到了2000块。骆云桥掏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一并送到武某家。
武某坚决不同意,说:“他把我的林扒烧了,我连做饭烤火都没有柴禾了。”骆云桥又协调高某把自己的十几捆柴送到武某家,武某被打动,案子得以成功调解。
2006年,骆云桥受理一起人身赔偿案件。原告张某在河南灵宝务工期间致残,因包工头人间“蒸发”,案子陷入僵局。正当骆云桥紧张调查取证时,张某家人见迟迟不见结果,竟将双腿截肢的张某抬到法庭后一走了之。
这一夜,骆云桥陪张某在办公室的长椅上睡了一夜,给他喂饭,扶起他上厕所,给他讲解案件的进展和调查取证工作的程序、繁复……张某被打动,深深为自己的行为所懊悔,他主动联系家人,天亮后将自己抬走。第二天,骆云桥就奔赴河南灵宝进一步展开工作,一月内两赴灵宝,在案件受理的三个月内将赔偿款送到张某手中。
绝不能让老人再可怜下去
2012年11月,桐木镇立石滩村老李弓着身子,拄着拐杖,颤颤巍巍来到法庭,拿着法院的判决,哭诉自己的不幸和艰难。
1998年修铁路时,老李被山石砸伤,腰椎骨折,瘫倒在床。包工头不给钱,老李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包工头赔偿2.5万元。
谁知,判决下来后,包工头人间“蒸发”,十几年来,干警多次查找均无果。
看着满脸沧桑的老人,听着他那含泪的诉说,骆云桥的心里像压了块石头:“绝不能让老人再可怜下去!”
骆云桥把老李的情况向县法院做了汇报,四处奔走,为老人争取到司法救助款2.5万元。15年了,当老人从骆云桥手里拿到救助款时,留下了伤心的泪、感激的泪。
2013年2月13日,骆云桥刚上班,看见老李站在法庭门口,弓身背着个酒壶说:“骆庭长,我给法庭送酒来了,这是我自己酿的酒,天冷,你们喝了暖暖身子。”
他急忙将老人扶进法庭,倒上热茶,掏出200元把酒买下,又拿出100元硬塞给老人当路费。老人无论如何不收:“为这钱你费了多少力啊,给你送点酒,咋还能收你的钱?”
骆云桥把钱硬塞进老人的衣兜,说:“老人家,那是我们的工作,这钱你一定要收下!别再走路,坐车回去吧!”
由于他公道正派,加之面相较黑,有群众叫他“骆包公”,他嘿嘿一笑说:“咋能同包公相提并论,但包公铁面无私、清正廉洁的品格却永远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