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相关人士表示,此次心理健康专项调查主要围绕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压力来源、化解渠道、所需帮助、价值取向、梦想追求、效果评价进行,以期家庭、学校、社会能正视青少年心理压力,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调查样本从西安市十所中小学中抽取,12岁左右的小学生占33%,14岁左右的初中生占39%,16岁左右的高中生占28%。
朋友交际:
34%的青少年不超过2个朋友依赖性强产生矛盾易焦躁
青少年除了父母家人,交往最多的就是同学,一般以同班同学为主。
调查显示,34%的青少年朋友数量不超过2个,这类学生因好友有限,依赖性较强,一旦与好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心理压力就会增加,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调查显示,初中生比小学生的交往能力要强一些。随着年龄增长,尤其到了高中,青少年中的“独行侠”增多,高中生比小学和初中生没有好友的比例要高3.3和5.8个百分点。
情绪管理:
仅26%学生能“控制情绪”高中生比小学生更易冲动
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共处时间较长,与同学、室友等时有矛盾发生。当与同学发生误解、争端和矛盾时,他们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有很大差距。调查显示,从对情绪的控制看,74%的学生认为自己冲动易怒,其中13%的学生甚至“会将事态扩大,甚至恶化”;仅有26%的学生能“自己控制情绪”。
初中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要高于小学生;高中生的情绪最不稳定,也是最容易冲动的。
多数排解方式有不良影响仅三成多青少年会正确疏导
将不良情绪隐藏在心里的59.3%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情绪不好时,主要通过六个渠道发泄:有人故意损坏东西,但这种行为容易养成其长大后难以抑制的破坏欲望;有学生有随意花钱消费的行为,通过非理性购物弥补自己被压抑的“心灵”;甚至有学生还会通过与人吵架,将不良情绪传染他人;也有学生通过眼泪排解心中不良情绪和委屈;六成学生呈现出不哭、不闹、不说话的乖模样,将不良情绪隐藏在心里;通过倾诉,正确疏导情绪的仅占35.6%。
学业压力:
调查的高中生全都上补习班学生平均每周补课5.2小时
调查显示,西安青少年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学业,84.7%的学生认为“学习有压力”,学习的压力不仅来源于学校,还来源于校外的各类培训班。调查显示,只有18.3%的学生目前“没有上培训班或请家教辅导”,其中“没有校外加课”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别占12%、43%,而高中生除了学校的课程外均上了课外补习班。
在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中,除了紧张的校内正常学习外,平均每周课外补课需花费5.2小时。
其他压力:
小学生也有情感压力34.6%学生觉得亲情有“压力”
除了学业压力,情感压力、攀比压力、亲情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是青少年压力来源。
男女同学一起共同学习生活,难免会产生一种朦胧的情感困惑。调查显示,有19%的学生表示有“因情感困惑带来的压力”。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青少年期会形成一定的逆反心理,这期间,许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就会日趋紧张,“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带来了一定的沟通和理解压力,这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必然过程,调查显示,认为“亲情关系有压力的”占34.6%。
和父母谈心51%学生压力舒缓心理咨询老师效果不及家长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情感困惑和阶段性压力,如何排解才会有效呢?
调查显示,青少年遇到压力时,来自父母的沟通有效性最高。但79%的学生与父母沟通过,仍有27.6%的学生认为“没有效果”。
压力大时,第二个能够给予关心的就是老师,但是面对几十个孩子的班主任,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关心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有学生向心理咨询老师寻求帮助。调查显示,22.7%学生表示“经过心理老师疏导,感觉有效果”;17%的学生表示“效果不明显”。本报记者段晓宁
相关新闻
31名家长荣获“传承好家风的好爸好妈”称号
看看学生眼中的好爸好妈啥样
本报讯(记者周艳涛)昨日,省妇联举行“好爸好妈好家风大家谈”,并授予呼秀珍等31名家长“传承好家风的好爸好妈”称号。
在学生们的眼里,好爸好妈是什么样呢?座谈会上,几名初中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有学生说,他们正处于求知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家长对待孩子的问题态度要认真,不会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讨,而不要回避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有学生举例说,她小时候对墙很感兴趣,就询问爸爸墙里面是什么东西,她爸爸没有简单地回答她,第二天,爸爸找了一把锤子,把一面墙砸开了一块,可以清楚地看到墙里面原来是砖,爸爸的举动对她触动很大,让她知道以后要学会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自己探寻解决;也有学生说,她最讨厌妈妈言而无信,她说,有次妈妈答应给她买小熊,后来没有买,她一周没有理妈妈。还有一件事令她到现在还很伤心,妈妈告诉她考上心仪的中学,就带她去香港迪斯尼玩,可是考上了之后,妈妈却再也不提了。
在对待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给出了自己的经验,有家长认为,要学会平和自律,给孩子做好表率,和孩子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与孩子观点不一致的时候,要学会遵循孩子的观点,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呼秀珍说,她在教育孩子时要求孩子做人要光明磊落、待人要热情、工作要一丝不苟。对于什么是快乐,她说是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分享。
案例:孩子“小心眼”怎么引导?
吴女士说,她通过几件小事发现上小学的女儿很“小心眼”,有次去外婆家,外婆抱着她小姨家的女儿又亲又抱,而没有这样待她,为此,女儿很不高兴,说外婆不喜欢她。还有一次,女儿考了98分,回来高兴地说把同桌打败了。女儿说,考题中有道题前几天同桌还问她,幸亏她假装不会,要不同桌也会了。
呼秀珍说,孩子的“小心眼”是因为在“独吃”、“独占”、“唯我独享”中成长,逐渐形成自私、霸道、任性的性格。比如说外婆不爱她,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严肃认真地告诉她这是不对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引导女儿和其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做好一件好事,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女儿慢慢学会团队的力量及分享的快乐。
编辑:席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