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皇太极曾“升级”沈阳城 将四城门改为八城门(图)

2014-5-27 18:50:00  来源:沈阳晚报          2014年05月27日16:03    字号:T  进入论坛
    如果把距今约6800-7200年的“新乐文化”作为沈阳有了人类文明活动的起源的话,经历了战国、两汉、魏晋、唐、五代,至辽金时期,公元10世纪初,历史典籍中又出现了沈阳的名字:沈州。元代中期,政府组建“,皇太极曾“升级”沈阳城 将四城门改为八城门(图)

如果把距今约6800-7200年的“新乐文化”作为沈阳有了人类文明活动的起源的话,经历了战国、两汉、魏晋、唐、五代,至辽金时期,公元10世纪初,历史典籍中又出现了沈阳的名字:沈州。元代中期,政府组建“沈阳路”,其实这里的“沈阳”是取沈州和辽阳各一字而成,尽管与“沈水之阳”关系不大,但起码在史籍中出现了沈阳这个名字。

明朝末年,在沈阳城以东的群山间,一股新势力正在重新崛起,不久这新政权便迁入这座城市,统治者们对城市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沈阳城日渐显出今日的雏形。

城市建设 “四门改八门”是怎么回事

按照明朝时辽东地方史志的记载,当年沈阳城的城墙周长9里30步(1里相当于360步,1步相当于5尺),高2丈5尺,城墙外有两道护城河,均为3丈宽、8尺深,共有四座城门,东为永宁门,南为保安门,西为永昌门,北为安定门(万历年间改为镇边门)。这样的城市规模在当时仅次于辽阳城、广宁城(今北镇)和开原城,居第四位,属于中型偏大的城池。

天命十年(1625),后金汗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从这时起直到次年八月他离世,除了在沈阳城中心建立了供统治者们从政办公的大政殿和八旗亭外,都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真正把城市规格建起来的人,是他的继任者皇太极。

在一些汉族官员们的劝说下,颇具雄心的皇太极参照历代中国王朝首都应有的建制,并在国力允许的条件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木建设运动。

这场改造从城门开始。历朝历代的京城,大多城门较多且各方对称,皇太极从这个角度出手,改四门为八门,将原来的城门处改成城墙,再把每侧城墙平均三等分,各开两座城门。

升级的工程大约历时3年,改建完的城墙比原来增高了1丈,厚度也相应增加为1丈8尺,而且内外表面都用砖石砌筑,与以前比更结实高大,且整齐美观。

新城墙周长9里332步,四面设了651个防御垛口,城外原有的两道护城河合为一道,加宽至14丈5尺,周长10里204步。出于防御角度的考虑,各城门外都修有半圆形的瓮城,正面封闭,两侧各开一个拱形门,在城墙的4个转弯处,还各建有一座角楼。八座城门分别为德胜(俗称大南门)、福胜(大北门)、天佑(小南门)、地载(小北门)、抚近(大东门)、怀远(大西门)、内治(小东门)、外攘(小西门)。这些名称分别用砖石雕刻成满文和汉文的门额,镶嵌在城门内外和瓮城券洞的上方。

对于现在的沈阳人来说,对这些城门的名字大多都很陌生,不过说起怀远门和抚近门,老沈阳人还是有亲切的感觉。

重建后的沈阳城,虽然面积没有增加,但由于城门的变化,城内主要街路也由原来的十字街变为井字街,而“井”字街路划分出的9块区域,除了正中为皇宫所在地外,周围八个区域分给八旗,每旗各据其一。

出于风水方面的考虑,城内在“井”字的四个交点上,分建钟楼鼓楼以及两座牌坊,既起到遮挡作用,又有传令报时的实际功用。

大政殿 它本应在“故宫”外

大政殿现在被看做沈阳故宫的标志性建筑,这不仅在各类明信片和宣传印刷品上有所表现,单看它的建筑形式,也与故宫内其他建筑不同。

许多人把大政殿及其广场、十王亭作为沈阳故宫的组成部分,这是种误解,几百年前,它既不属于皇宫红墙内,也不是皇帝日常临朝理政的地方,它最早的名称叫“大衙门”,是举行重大庆典仪式或紧急召集八旗部署发布重要消息的地方,平日里供八旗诸王大臣议事审案。

大政殿是努尔哈赤在沈阳兴建的为数不多的建筑之一,它坐北朝南,平面呈八角形,周围有檐廊环绕,八角重檐攒尖式屋顶,上覆黄琉璃瓦绿剪边。殿前分两行排列着10座方形旗亭,按照行军狩猎时汗王和八旗贝勒大臣的帐幄模式建造,也称十王亭。大政殿十王亭区域占地近8000平方米,在当年面积不大的沈阳城中,是最大的开敞地带,处于交通最便捷的城市中心。

大政殿亲历过许多当年的重要事件,比如元旦和万寿节朝贺、比如皇帝的登基大典,顺治皇帝就是在这里登基的。此外,如果城市发生紧急事务,官员们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集合到这里,皇太极时期曾有过规定:凡遇紧急事件,八个城门同时击鼓,官员们听到鼓声后立即赶往大政殿集合。当年也的确发生过紧急事件,比如清军攻下锦州时,前线官员飞马报捷,皇太极传谕八门击鼓;再比如当年关雎宫宸妃也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她产下皇子后,内府官员也召集众人到大政殿前集合,宣布喜讯。

胡同名称 透露老沈阳市井民生

如果说,统治者们对城市的整体规划体现在城墙城门及其所通达的大街的话,对于老百姓来说,连接日常生活最方便的要数胡同了。老沈阳城共有多少胡同?如果按一张宣统年间沈阳老城区的地图上的标注大体计算的话,图中明确标为“某某胡同”的小巷达400条以上。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佟悦在他的《清代盛京城》一书中提到,“清代盛京城是除首都北京外胡同最多的城市”。

胡同们长短不齐,宽窄不等,不过研究它们的名字和分布,却能让人一窥当年老沈阳城的市民生活,相当有趣。根据胡同的名字我们可以推断,当年方城内南侧,大多为政府公务机构和公共建筑,比如工部衙门胡同、宗人府胡同、书院胡同、文庙后胡同、金银库胡同等等;方城中心商业繁华,分布着铜行、皮行等商贸建筑,老沈阳人都知道的耳朵眼炸糕也发源于这里的耳朵眼胡同;东区分布着市场,包括鱼市、鸡市等等;北部则为木行、染坊;西部因为连接着入关的官道,所以各地的会馆分布在这一区域。

要说方城外、边墙内的胡同,分布数量更多也更热闹了,它们有的以寺庙、祠堂命名,如药王庙东胡同、真武庙北胡同、万寿寺胡同等,有的以行业命名,像丰盛栈胡同、烧锅赵胡同、源记油房胡同、纸房胡同、澡堂子胡同等;还有的以当地出过的著名人物命名,如缪翰林胡同、王翰林后胡同、张孝廉胡同、文中堂胡同、王庆老爷胡同等等。

虽说这些胡同大部分都随着沈阳城的历次改造而不复存在,但现在仍有许多地名沿袭了以往的老胡同名称,比如朱剪炉、草仓、小津桥等等,也算历史的延续。


编辑:秦人
关键词: 沈阳城 皇太极 四城门改八城门 四城门  八城门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