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精细雅致的泉州漆线雕、神奇迷人的永春纸织画、味道独特的面线糊……独具闽南元素的特色产品及特色小吃,成为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地标”。近年来,泉州旅游部门进一步整合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伴手礼市场,通过开展伴手礼评选,制定伴手礼评定标准,着力注入闽南文化元素,打造伴手礼品牌系列,让游客把“闽南味”带回家。
“好礼”也怕巷子深
一个周末的下午,记者在泉州市区中山路和西街走访,这里坐落着著名的开元寺以及名人故居等古迹,旅游商品店、美食小吃店也随处可见。人流熙熙攘攘,游客品尝着地道的闽南美食,欣赏着富有闽南建筑特色的骑楼。“很多游客在游玩景点之后,都会到这里来购物,精制的提线木偶、脱胎漆器、贻庆鸡爪等泉州特色旅游产品非常受欢迎,很多老外也来光顾。”一家旅游商品店的负责人阿文告诉记者。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历史悠久,多元文化并存,形成了很多传统的特色商品,构成了泉州旅游购物丰富的资源。但是过去由于缺乏资源整合,泉州旅游购物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潜力。
“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推广投资。”泉州市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叶俊伟认为。多年来,泉州的旅游商品都很分散,体量很小,很多特色商品还停留在小作坊阶段,缺乏工艺流程再造,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的销售需求,更别提包装创意和推广,导致很多游客在泉州游玩后不知道要买什么伴手礼,在哪里可以买。
“其实,我们泉州不乏整合包装成功的好例子,比如泉州南安的洪濑鸡爪。”泉州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它改变了以前没包装、卤汁到处滴、保质期短、不易携带等问题,通过真空包装,穿上‘漂亮外衣’后,让原本非常普通的小吃走出高端路线,并在酒店、大型超市、旅游购物中心等场所销售,为游客提供购买便利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销售市场。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方旭红建议,泉州旅游商品一定要整合开发,要有泉州的地方特色,让游客带这些伴手礼回去,能代表来过泉州。
着意植入闽南文化元素
为了改善泉州旅游购物环境,让省内外游客带上“泉州味”的伴手礼,近年来,泉州市旅游局积极作为,连续举办了两届泉州市特色伴手礼暨特色小吃票选活动,着力整合资源,为商家提供了一个集中的市场载体。
叶俊伟告诉记者,2012年,泉州市旅游局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提出伴手礼这一概念,制定出伴手礼认定标准:凡是针对旅游购物或礼品市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本地企业均可参加,要求推荐具有泉州地方特色、能够满足消费者购物留念、赠予需求和传播泉州旅游形象等多重功能的、便于携带和储存的旅游商品。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泉州伴手礼评选活动,得到泉州旅游商品研发企业的响应。据不完全统计,两届有250家企业携近600种产品参与,并邀请各界人士参与票选,有高校学者、旅游商品分会专家、导游、职业媒体人等评选,共有70家企业的产品入选泉州伴手礼正式名录,18家企业产品入选预备名录,涵盖农特产品、地方名点、传统工艺品、文创产品、优势品牌等五大类别,伴手礼产品越来越丰富,可谓“吃喝玩乐”兼具。
记者发现,这些入选的伴手礼非常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把泉州民俗、戏曲、特色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闽南元素注入伴手礼中。
记者在第二届泉州特色伴手礼评选现场看到,这些入选的伴手礼中,有拿着丝巾摇扇、憨态可掬的媒婆;有卖余甘果脯的Q版惠安女,让游客在吃余甘果脯的同时,领略惠女风采;还有形态各异的工艺陶瓷、精致的漆线雕、掌中木偶……“这些都是闽南传统形象,加上形象设计又很Q,精致的包装让人赏心悦目,承载了朴实的泉州味道,兼具宣传推广泉州古城文化的作用。”叶俊伟说。
为了让游客能够买到货真价实的伴手礼,泉州伴手礼名录将实行动态管理,对获得认定的伴手礼,若在有效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反映强烈、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的,由认定委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认定委将撤销其泉州伴手礼认定,并收回证书,停止企业使用相关认定字样和标识,从而进一步规范伴手礼市场。
积极打造品牌“伴手礼”
随着当地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伴手礼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泉州将继续整合全市伴手礼资源,推动旅游商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打造更多品位高、品格雅、品牌响的旅游伴手礼,让游客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培育泉州旅游新的增长点。”泉州市旅游局局长张锡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泉州成立了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和福建省旅游商品陶瓷研发中心等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研发出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和工艺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企业赴外地参加各种旅游商品博览会、文博会,邀请旅游商品企业参加泉州举办的伴手礼展示展销会、福建省星级酒店用品品鉴会等;推进旅游团队购物推荐单位的规范化建设,全市目前已有24家旅游团队购物推荐单位。
去年7月,泉州市旅游局开展了伴手礼品牌标识征集活动。评选出来的形象标识将在伴手礼上统一印制,让市民和游客方便识别。“伴手礼要做大做强,拥有自己的品牌标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张锡坤表示,“这个标志将随着千千万万的泉州伴手礼,随着南来北往的游客,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泉州的味道,更进一步了解泉州的风土人情,这对泉州城市和旅游将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据介绍,泉州正在编写《泉州伴手礼》宣传册,已初步完成文字收集和整理;同时要开通泉州伴手礼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增加互动,吸引更多游客和市民关注泉州伴手礼的发展。
“泉州特色伴手礼的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需要科学开发。未来泉州伴手礼市场发展将重点做好三件事。”叶俊伟介绍说。
一是资源整合,继续做好泉州伴手礼的认定工作,努力把全市符合伴手礼要素要求的产品纳入其中,尽快编写好能全面反映泉州伴手礼情况,具有指导性、索引性功能的《泉州伴手礼》宣传手册。
二是品牌打造,要加大泉州伴手礼的品牌宣传,同时要保证泉州伴手礼的出品品质,加强地域识别系统的建设,维护泉州伴手礼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三是渠道建设,目前各商家销售渠道较单一,以自销为主,产品种类也较单一,购买不方便。今后要积极研究电子商务模式,自建平台或借助知名电商平台;要研究景区和购物的结合体;要研究建立泉州伴手礼专卖店的可行性;要研究在大型超市设立专区的销售模式。总之,泉州伴手礼不仅要抱团宣传,而且要抱团销售,才能够形成竞争力和影响力。(纪妤姗 李金枝 驻福建记者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