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老房子: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2014-5-21 11:28: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家住西安市幸福路以西三十街坊的赵大爷,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秦川厂,他的儿子、孙子如今也在秦川厂工作生活。在三十街坊居住的50多年里,赵大爷见证了秦川厂当年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如今冷清的厂区、寂静的家属院和工人们的生活状态,都让他感慨万千,唯一让老人感到欣慰的只剩下那些建于50年代的苏联式老家属院。

“我现在住的三十街坊是秦川最大的街坊,50年代的时候可是气派得很哪!家属楼分甲、乙、丙三种。甲级楼有阳台吊顶,乙级楼只有吊顶,丙级就很简单了。和现在新盖的这些楼房比起来,我们的这些老楼家属院不算高档,可是像我在这儿住了一辈子的人还是觉得这里好啊!”回忆起秦川厂当年辉煌的日子,赵大爷感慨地说。

走在秦川厂三十街坊家属区,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苏联式建筑保存十分完好。这些建筑布局开阔、楼间距很大,充足的阳光和郁郁葱葱的树荫让人心情舒畅。“现在厂子里很多年轻人都说我们这房子老了、要塌了、没有什么价值了,花那么多钱去加固返修还不如全部扒掉盖新房子。我理解这些孩子们都等着把老房子拆掉然后分新房子的心情,可是还是觉得特别舍不得。”

在城市的进步中,无数珍贵的历史痕迹和记忆已在悄无声息中被无情抹去。随着秦川厂三十街坊这些老式苏联建筑越来越少,赵大爷这批见证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对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的记忆,只会剩下在历史课本上寥寥数字的记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与建筑教研室主任张倩认为,50、60年代的建筑可以通过改变用途进行保护。“在国内外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坐落在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的奥塞博物馆的原址其实是巴黎通往法国西南郊区的一个火车站。再如上海新天地,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首次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