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退出高考”摆了谁的乌龙
2014-5-20 10:49: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进入论坛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在杭州第九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上透露,英语将退出高考,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此消息一出,旋即引发极大关注。顾明远随即表明,“这种说法系媒体误读。高考如何改革还需等待教育部出台具体方案。”教育部昨日也明确表示,高考改革方案目前仍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中。
高考英语或将改为社会考试,这个重磅消息立即引发争议:支持者认为,强制要求学生学习多年英语,但工作之后几乎用不到,哑巴英语、应试英语留它何用。弱化英语,强化汉语,有助于文化传承。反对者认为,国人经过了“不会 ABC, 能做接班人”的蒙昧,不应因学习方法不对,就轻易拆掉与其他文化联系的桥梁,文化层面的“闭关锁国”容易陷入反智。
英语通过社会考试分等级,看上去可以纠正此前弊端,但也带来更强的不可控的风险,那就是英语知识出现“贫富差距”现象。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诟病高考英语,但如今给出的改革方案矫枉过正,也引起了担忧。
“教育部前天刚举行相关会议,近期估计就要发文了。在新高考方案里,英语不叫退出高考,而是改成社会考试。也就是说,英语不再和以前一样,集中在6月7、8、
9日统一考试,而是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等级,全国都如此。高考招生时,不同的学校会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不太会按照等级折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而是以等级为主。”
在今年“高考日”来临的20天前,5月17日参加第九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和来自16个国家250余位代表探讨“教育提供的技术和新手段、课程发展、教育和国际化、终身教育等众多议题间隙,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透露:全国执行高考新方案,不会在2016年,而是2017年。语文、数学在新高考里,分量加重,这是两门必考科目。而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
顾明远举例说道:“英语91分和90分,差别很大吗?实际上没多少差别,但计入高考成绩后,两个英语水平差不多的考生之间,就会差一个操场的人,以后这种情况不会出现,都按等级来了。”谈及考生最为关心的高考英语如何应试的问题,顾明远强调,社会机构组织的英语等级考试,不意味就是现在的高中英语会考。
同期牵动考生和家长神经的信息还有:以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会增加,比如大学要招生物专业的,自主招生时就会多考生物这块,以后大学自主招生会偏重,你要学什么就考什么。顾明远说,语文、数学将来是必考的,这两门学科压力会加大。但考试的内容不是学生多练题、多应试就可以解决的。将来出题也会出现变化,比如作文以后可能会考两种,如写申请读国外大学这样的应用文,以及现在的高考作文类型。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有关高考英语改革的论述,经媒体报道后马上成了高考前首个政策热点,“2017年英语将退出高考”的说法随即在网上和坊间热传。顾明远马上对此作出回应称,“英语退出高考”是媒体对自己言论的“断章取义”。“一些省份在进行相关改革探索,但国家方案尚未公布,一切要以相关部门正式公布为准。”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随后回应称,目前,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方案力求充分考虑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周期性和长期性,会先试点再推广,以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方案确定后,我们一定会及时发布,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
西安市某高中高三年级主任高老师向记者解释说,高考改革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自从教育部启动高考方案改革以来,就有多位专家在不同场合透露给媒体不同的版本。每次“新版本”的出炉都会引起许多家长的猜测和评论。
但是高老师认为顾明远有关高考英语应试的论述,与此前披露的高考改革方向大体相同。
其实有关“外语拟退出统一高考将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政策信息,早在去年12月7日教育部网站就给予了披露。当日消息称,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将重点推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及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从世界趋势和个人发展来看,都需要改变外语在高考中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局面。”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读称,探索外语考试“社会化一年多考”如果能够成功,还能为接下来继续打破“一考定终身”取得经验。
记者了解到,高考英语的改革,在国内许多省份早有试水探索者,浙江省在2011年便已推行“三位一体”招生,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云南、浙江、天津等地也已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时,率先尝试外语一年多考。
西安市长安区第二中学的赵希伟同学马上面临中考,英语一直是他的软肋。面对记者他坚持“英语退出高考是好消息”,因为不必再把大量时间用在背英语单词和记英语语法上,可以把时间用在他喜欢的理科科目,特别是自己想报考的与物理有关的课程学习上。
赵希伟的父亲是位高中教师,他深有感触地说,中考、高考,其分值与我们的母语平起平坐,中考都是120分,高考都是150分。各种提高英语成绩的培训广告铺天盖地,英语补习班、提高班一家接着一家,各种形式的英语考试也是不可或缺的科目。
“很多人学英语不是出于兴趣,也不是因为工作需要,纯粹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职称。英语学习在更多时候已陷入应付考试的功利目的上。”黄培明老师是高校外一所外语短训班的老师,他的学生除了考研的大四学生,更多的是早已步入社会,“把英语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的”在职人员。他举例说明道,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题目太难,导致许多高校为了保证录取名额不得不在专业试题上降低标准和要求,这显然已经阻碍了相关专业的人才选拔。而职称考试也要考外语,让很多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医护人员都倒在了英语这个门槛上。
“英语作为外语只是交流工具,不应该成为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标准,更不能把外语放在比母语更重要的位置。”时评专家杨国栋认为,英语的确有助于国际交流,但并不是所有工作都离不开的必需语言。如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益川敏英,对外语一窍不通,但这显然并没有影响他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如果日本也像我国这样“全民学英语”,把英语水平作为升学和招聘的必要条件,这位大科学家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更别说当大学教授,成物理学家了。
持反对态度的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四学生郝彬彬同学则认为,学英语的好处自不用说,至少在观看英剧美剧时,不用等字幕组的翻译了。郝彬彬同学学的是英语专业,目前已经达到八级水平。她又选修了日语,在多次对外活动中担当翻译志愿者。西安市某文化单位的屈处长深有感触地说道,自己是当年县上的文科高考状元,当时认为英语学习没多大用处,可实际工作中深感书到用处方恨少。“没有翻译看不懂外文资料,多次和外宾打交道都需要单位新分来的大学生做口译。”屈处长表示,英语应试地位从重视到轻视,改变的是被动的思维,但要警惕从错误的一端走向错误的另一端。思考:高考改革为何总让公众惊出一身汗
虽然英语仍是高校招生的参考因素,但教育水平不够的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必然会将更多精力放在语文、数学上,否则就更无法与城市教育竞争。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学校将把英语视为“副科”甚至负担,而教育资源集中的学校则会加强英语学习,为学生提供额外竞争力。
西安市户县一所农村中学的校长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有关高考英语改革的论述的乌龙事件,让自己刚刚轻松下来的心境又紧张起来。他说,在偏远农村,英语教学一直是各学校的薄弱科目,一是学生接触得比较晚,二则师资力量相对城市也是软肋,“有的学校没有专业的外语老师,有些小学英语课都开不起来。这就意味着,英语社会考试拆掉了农村学生上升渠道中的一个梯子。”
“今年的重中之重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一名参与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的高校人士表示,高考改革需要放在整个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框架下去思量,不能单纯为改高考而改。另一名参与方案征求意见的高校人士举例称,如果还是以考试分数、等级代替高校对考生的评价,考生仍可能全力准备每次考试,不但无法减轻考生负担,还可能变成“考考定终身”。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高考招生制度本质就是以考代招、招考不分,高考考完了,大学就只是完全按照高考分数、集中录取,大学招的实际是分数,在分数背后,考生是张三还是李四,是擅长数学、物理,还是语文,完全不重要。
记者在走访时得知,虽然英语地位在升学考试中的地位少了往日的重量地位,但许多学校和学生表示:依然没有放松学习,毕竟为考试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多赚一分就多了一分竞争优势。业内人士认为,高考改革不能拘泥于单纯的高考科目改革,他们希望能改变目前的集中录取模式。同时和英语相比,中学还有很多科目的内容需要修正甚至改革。总而言之,是当下的教育制度扭曲了中学课程,如果只改革争议极大的英语,而不是将教育枷锁从学生肩上撤掉,那么,用一条锁链更换一条锁链的新高考,还未实行已经失败。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