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记者从河北省保定市政府获悉,两处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遗址最近开始在保定发掘,为揭示新石器时代和战国到西汉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记者日前对这两处遗址进行了探访。
容城东牛遗址占地约1700平方米,规划挖掘70个探方。“东牛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段,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当时这附近应该有河道,所以人们选择近水而居。”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商周研究室主任徐海峰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清理出数千片陶器碎片,大部分以红陶为主,双耳罐和筒形罐是当时人们“流行”的生活用品,而且当时的炊器也已经成熟,有陶制的“甑”,也就是现在蒸东西的篦子,这些细节都可以揭示当时人们的生活风貌。
“在当时,这里属于南北交流的前沿地带,是东北通向中原的要地,也是文化交流的枢纽,所以在我们的发掘里,以红陶为主,也有部分彩陶。”发掘领队张晓峥说,可以想象当时有一支队伍从现在的内蒙和辽西向南迁徙,带来了他们纹饰粗糙的红陶,然后又有一支队伍从现在的河南大司空文化区域向北迁徙,带来了技术比较发达的彩陶,两支队伍在这里相遇,从而产生了融合。
而在定兴的北台上村遗址发掘现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领队佟宇喆正小心地清理着探方里挖掘出的古井。
“这里主要是战国晚期到西汉中期的遗址,距今2000多年,当时虽然秦曾统一六国,但是真正的汉文化是在汉武帝以后才形成,所以在这一时期,这里还保留着鲜明的燕文化的特色。”佟宇喆说,“目前我们已经发掘到水井、灰坑、墓葬等,最为突出的是发现了给成人用的‘瓮棺葬’。”
在发掘现场,河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李文龙做了更详细的讲解。李文龙表示,战国时期这里隶属于燕,可以说是燕文化的核心区域,他们在保持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上,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但是又在逐步和外来的文化融合。从挖掘中可以看出,西汉时的墓葬已经以砖木为主,但这里还是保留着“瓮棺葬”,而在一个挖掘出的西汉瓦当上,既有燕国特有的对兽纹,也装饰了山东一带流行的花纹,多种文化的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汉文化。
李文龙说:“这处遗址的发掘,丰富了我们对燕文化的认识。在这一时期燕文化一直在传承,也在不断接纳新的东西,展现了燕文化逐渐融合到汉文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