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赞”礼品兑换难
“集满49个赞,赠送免单券一张”、“集满49个赞,可送电影票一张”……近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的信息。由于微信集赞营销有着传播广、受众量大、成本低等好处,很多商家热衷于此类新型的“集赞”营销。但“集赞”营销火爆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生。
“这不是在忽悠人吗!”尤先生告诉记者,近日,他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某数码店发布的一则“集赞”信息,称在规定时间内集了100个赞,凭微信“集赞”图,可领取一个充电器。于是,尤先生便发动所有亲朋好友帮忙点“赞”,不料等他前往兑换礼品时却被告知“礼品兑换每天只能兑换20个,且只有下午时间可以兑换。”
尤先生认为,商家并未事先限制兑换数量、兑换时间,商家的解释不合理,于是将此事投诉到漳州“12315”。在兑换现场,遇到与尤先生同样的问题还有其它7名消费者。最终在漳州“12315”的帮助下,尤先生与其它7名消费者成功兑换了礼品。
增加限制性条件是微信营销的投诉集中点,尤先生遇到的是限制兑换时间、数量,而云霄的黄先生却遭遇了另一种限制。黄先生向漳州“12315”投诉称,其看到一黄金饰品店的商家在微信上发布消息,只要集59个赞即可送领取一个黄金吊坠,可当他集满后到店中索取礼物,却被要求购买一条价值60元的红绳方可获赠,但这一条件在微信“集赞”消息中无任何说明。
部分“集赞”营销涉虚假宣传
漳州“12315”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时表示,从营销的方式来看,商家发出的点赞内容类似于广告。尽管商家没和网友签订书面合同,但当消费者按照要求转发商家广告宣传内容并“集赞”时,实际上已经和商家形成合同关系,一旦按要求集满了“赞”,商家就应履行承诺,兑现礼品,否则就涉嫌虚假宣传或者违约。
面对“集赞”营销引发的诸多消费投诉,消费者“点赞”、“集赞”都需谨慎,如果碰到不诚信商家,应当主动维权。
微信购物售后遇“躲猫猫”
打开微信朋友圈,经常能看到熟人发布的售卖衣服、鞋子、皮包、化妆品之类的广告,一些为之心动的消费者觉得这种购物方式既省力又放心,不过,此类购物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施女士通过微信聊天觉得某商家出售的手机“物美价廉”,便下单购买了一部“土豪金”手机。可购机的喜悦马上被手机接连出现的问题冲个一干二净:手机经常运行错乱、应用程序无法下载安装、冲电灯常亮不灭。施女士将手机拿到售后点才发现手机竟是山寨货。
施女士与微信卖家联系,卖家一改原来的“好”态度,表示商品签收后概不负责。
微信购物要擦亮眼睛
微信交易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具有营销成本低、熟人传播信赖程度高等优势,但因微信交易的交易模式、监管制度不成熟,微信交易大多要依靠于买卖双方的道德诚信来完成,尚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
漳州“12315”工作人员指出,首先是交易对方不明,微信卖家被加为好友,一般是经过一人或多人介绍,并非真正相识,微信账号也不一定是该所有者的真实姓名,因此消费者可能对微信卖家身份并不了解,如果买卖双方出现分歧,消费者往往会面临不知权利向谁主张的困境。
其次,与较为成熟的购物网站等电子商务平台相比,微信交易没有交易平台完善的信用评价及售后机制,存在收款后是否发货、货品售后服务等不确定交易风险。
漳州“12315”提醒消费者,在微信上购物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卖方有无相关资质、工商登记情况、卖方住址、有无实体店铺等关键信息,在形成买卖关系时,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银行汇款单、卖家姓名、身份证号等凭证,来降低购物风险。另外,除非是关系比较亲密的,或由可信的人介绍,否则不要轻易在微信上购买贵重物品。
编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