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如今的成都浣花溪畔,除了草堂,还有一栋颇具规模的建筑,这里珍藏着近30万件四川各时期的文物,记录着千年巴蜀文化的点点滴滴,这就是四川博物院。巴蜀青铜器、汉代画像砖、张大千徐悲鸿等大师真迹……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的馆藏不胜枚举。这一次,就跟着成都商报记者,走进四川博物院,领略巴蜀文化中的艺术瑰宝。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
嵌错金银铜编钟
和司母戊鼎有同样的作用和地位
2009年,四川博物院整理出版了一本名为《四川省博物院概览》的书,介绍博物院内藏品,书的封面就是象首耳兽面纹铜罍,足见其珍贵,也堪称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资料显示,这件西周时期的象首耳兽面纹铜罍,通高69.4厘米,口径21. 8厘米。铜罍器身的肩、腹部之间装饰有两个立体的长鼻象首耳(耳,即把手),两耳之间和一面腹下各铸一立体象首。自颈部至圈足,有四道扉棱将器体分为四等份,其间分别铸四组相同的纹饰。每组纹饰分上、中、下三段:肩上中间为一蟠龙,两边间以夔纹(夔为一种变形的小龙);腹部为浓眉大眼的夔龙、张口蜷身,独足四趾;腹下饰牛纹一周。整个铜罍通体碧绿晶莹,似有古玉的光泽。
1959年,修建成灌铁路至彭县(今彭州市)时,工人意外地在当时的竹瓦公社青龙大队五显庙旁铁路南侧,发现了21件青铜器,其中有8件青铜容器和13件青铜兵器,均放置于一个大陶缸内,其中就有这件象首耳兽面纹铜罍。
根据专家考证,这批青铜器铸造年代在商末周初,埋藏时间可能在西周末年。《左传·成公十三年》曾写到“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意思是一个国家里的所谓重大事务,就是祭祀祖宗神灵与战争,按照古时的礼仪来说,有的礼器是不能够动的,所谓“重器不出门”,如果对家族有重大意义的器物不能保住,通常意味着一个家族的消亡。那么这些埋藏在地下的精美青铜器背后,或许就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家族兴亡的故事。省博副院长魏学峰介绍,众人都知道司母戊鼎是用于祭祀,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而这件象首耳兽面纹铜罍和司母戊鼎几乎是同样的作用和地位。
嵌错金银铜编钟
至今仍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省博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就是一套战国时期的嵌错金银铜编钟,“距今尽管2000多年过去了,但这套编钟依然能发出清脆的声音。”魏学峰说。资料显示,这套编钟一套14枚,尺寸依次递减。最大一枚高27厘米,最小一枚高14.6厘米。
十四枚编钟,大小依次递减,长方形鼻钮,两铣下垂,口不齐平。其中八枚编钟的钲、于、铣部有错金纹饰,“金纹饰细如发丝,嵌在编钟上面,这项技术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
嵌错金银铜编钟来历十分传奇。1972年,重庆涪陵白涛镇陈家嘴村砖厂取土时,工人们在土中陆续发现了数十件铜器,其中一个绰号“哑巴”的砖工肖文辉用箩兜挑了两挑铜器去废品收购站卖,收购站嫌“烂铜罐”里面有泥不肯收购,“哑巴”就打碎了当废铜才卖掉。这一消息被白涛镇文化站的前任站长邹德阳知晓,他当时还是负责放电影的工作人员。他听说这个消息后,将情况汇报到了四川博物院,考古专家们迅速赶到现场,拯救了这批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