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大千世界>>正文

西安南门综合改造文化遗存焕发新生的经典之笔

2014-5-1 14:46:00  来源:西安晚报  进入论坛

 西安不缺景点 ,不缺历史,关键是如何通过深入挖掘和人性化服务,真正让文化资源走出来、活起来,成为可视、可感、可消费的文化产品。西安南门是十三朝古都的迎宾之门,同时也是一扇面向国际的文化之门,2012年10月起,西安以非凡的气度对这一核心区域进行综合改造。这不仅是一座城市文明发展的历程,更是这座城市国际视野的体现。

    常走环城南路的市民这两天上下班高峰期应该觉得很幸福,原本40分钟的车程,因为南门区域的3个地穿隧道竣工而只需6分钟就能走完。沿线的围挡撤销后,市民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南门和环城南路。

    但这仅仅是南门综合改造工程的序幕,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以南门为起点的护城河改造、南门广场的改造等将一一以华丽姿态呈现于世,成为迄今围绕城墙景区改造的历史性手笔。

 

    改造 古城新生的起点

    明天,作为西安市委、市政府保护文物古迹、彰显历史文化、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的重大措施,历时一年多建设的西安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改造工程,就要华丽亮相了。

    今天若您有时间沿着环城南路走一趟,行至南门地穿隧道最低处时,也许您不会想到,在您脚下2米深的地方有可能正在疾驰着一列地铁2号线的列车。地穿隧道和它上面的固有道路、下面的地铁轨道合并组成了一个复合式的立体交通架构。这样的搭配也许在其他城市不足为奇,但出现在大型文物景区集中的西安南门区域,绝对算得上世界难度的工程。

    西安不缺景点 ,不缺历史,关键是怎样让这些历史文化遗存通过深入挖掘,通过人性化服务,真正让文化资源走出来、活起来,成为可视、可感、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城墙作为西安这座城市过去的延伸,也是城市新生的起点。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所做的南门综合提升改造项目所代表的不仅是一座城市文明发展的历程,更是这座城市国际视野的体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012年10月9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在城墙景区调研时,详细了解了景区规划,并查看了南门区域综合改造项目和南门外护城河。提出要高标准推进南门区域综合改造,特别是要复建南门箭楼,要修旧如旧,体现历史的原真性。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城墙周边区域的绿化带、建筑、公共设施,使其与城墙的古风古貌相协调,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

    当众多新型城市正一天天成为钢铁森林时,西安依旧要求保留着古香古色的建筑风韵。古老的城垣,厚重的历史,历久弥新,古韵生香,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如何将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彰显新时代的西安精神,考验着决策者的魄力。

    这是一次集大成者的深度整合。在对南门及城墙保护改造的同时兼顾了文保、文化、旅游、生态、交通建设等城市发展诸多要素,使保护利用融入现代城市发展脉搏中,开创了中国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融合统一的典范,而文化传承无疑是这次综合提升改造的灵魂。

 

    突围 文脉传承新妆南门

    城墙对于西安来说,是一份坚守、一种保护。西安城墙已经走过几百年的风雨,在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重大破坏,但它厚重的历史和根植于人们血液中的文化情结使它一次次挺立于世,但关于城市的发展与城墙的保护的争论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没有停止过,今天,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敬畏城墙,都能用高度的文化自觉呵护文物、尊重历史

    2012年10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调研城墙景区时指出:西安城墙景区是西安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大力实施城墙景区综合改造提升,全方位展示西安历史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随之,一次新的大规模的西安城墙景区提升改造工程,拉开了序幕。魏书记对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非常重视,多次实地考察南门外施工现场建设进度,看望慰问建筑工人,对连续奋战在一线的施工人员表示感谢,叮嘱项目负责人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魏书记曾现场协调建委、水务、市政等部门与西安城墙景区管理委员会的“衔接问题”,同时表示,南门区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是缓堵保畅的重要举措,也是八水润西安的门面工程,更是彰显历史文化特色的惠民工程,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科学施工,确保安全,加快进度,确保项目工程如期完工。真正把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建成美丽西安的重大惠民工程。

    市长董军也多次前去调研改造项目,他表示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改造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加快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改造的目的是要把南门区域建设成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人文景区,使之成为美丽西安的亮丽名片。

    循盛典、赋峥嵘。南门综合提升改造,让这个代表西安城市精神的文化盛事,再一次获得世界的瞩目。新的长安入城礼宾仪式,将在新落成的南门中心广场举行,这里是整个大南门项目的集中展示,以“双凤迎宾客、八水润西安”为定位,“双凤迎宾客”在广场东西地铁站入口,设立鼓阵和舞阵浮雕,浮雕之上是两只展翅迎宾的凤凰雕像,向世界展示西安热情好客、拥抱世界的胸怀;在广场南入口处,设立“八水润西安”浮雕,展示浐河的半坡文化、灞河的蓝田猿人文化、渭河的炎帝黄帝文化等,充分体现西安的八水文化。

 

    蝶变 历史遗存古风新韵

    历时一年半的南门区域综合改造对西安城墙本体及周边重要的历史建筑、文物古迹进行了全面性保护,确保其原真性和完整性。

    此次综合改造一方面传承文明,赋予西安城墙新的生命力,使其成为周秦汉唐中华文明灿烂成果的展示载体,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知和文明影响力。另一方面弘扬文化,将古都文化这一西安文化的历史禀赋,通过丰富多彩、富有时代特点的文化载体弘扬光大,为西安市民和亿万游客所热爱、体验和学习,塑造西安古老历史与现代风采完美结合的文化魅力。

    西安城墙自明朝拓筑以来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的城防工程体系,上有纵深设防的重楼层墙,下有深广的护城河,堪称一座“金城汤池”。

    南门原本由闸楼、箭楼和城楼共同组成。箭楼位于闸楼与城楼之间,是城防体系里的最高点,上面的箭孔就像无数守卫的眼睛,密切注视着城外的一切,可谓是整座防御体系的重中之重。沿时光隧道,倒退百年,从沧桑中跋涉而来,走出冷兵器时代的近现代西安古城墙,理应洗尽铅华,绽放笑容。但历史的风云变幻,却一次次露出了波谲云诡的本质。1926年10月19日夜,南门箭楼因驻军李虎臣某部机枪连锅炉引发的大火,毁没于熊熊火焰中。

    西安南门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迎宾之门,同时也是一扇面向国际的文化之门,箭楼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不仅损害了南门的完整,也影响了古城的整体形象。因此,多年来各界一致呼吁和期待着箭楼复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说:“修复箭楼,完整展现城墙原貌,让城墙更加显现出周秦汉唐的风骨,也让西安城形成具有汉唐匠心的气象。”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我们的终极目的不是将传统文化保护着,而是要传承文化传统,保护它的目的,是到了一个新时代的时候,把这些文化里面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的文化身份不会在国际资本背景下慢慢失落。”这也许正好反映了此次南门区域综合改造的一个侧面。

    触摸城墙千年的悠远脉络,历史的温度在此酝酿,时空的穿越在此发生,一道通往东方文明的大门由此开启。穿越五千年,今朝更好看。新的南门,正等待着你的发现!

    文/记者张佳 实习生田婕妤 图/记者张宇明

 

    相关新闻

    新华网昨日转载

    本报“南门区域综合改造”文章引关注

    新华网昨日转载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记者郭欣 实习生张琳月) 4月29日,本报刊发的《南门区域综合改造历史新阶段的西安担当》一文,再现了这项浩大工程的“前世今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昨天此文被新华网转载。

    南门区域是西安城市的心脏,是历史文物集中的地区,也是城市交通的梗阻地带。南门区域综合改造,是西安破解城市发展困局,畅行城市交通,保护历史文脉必须回答的一道难题。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环城路上三座下穿隧道4月27日正式通车,缓解了区域交通拥堵。五一期间,长约3公里、整治一新的护城河建国门至朱雀门段也将正式与市民游客见面。

编辑:佳佳


编辑:秦人
关键词:西安南门综合改造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