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研究>>正文

盘点2013不平淡的文化事件 文学陕军再出发

2014-4-30 7:29:00  来源:西安晚报  进入论坛

贾平凹 记者 尚洪涛 摄

陈忠实 记者 尚洪涛 摄

郭敬明和《小时代》主创

高建群

王健林

毕加索名作《两个小孩》

2013不平淡的文化事件

相比于娱乐圈的纷纷扰扰,2013年的文化圈多少有些平淡,这一年没有“方韩大战”或“莫言得诺奖”这样轰动一时、无比吸引眼球的重磅新闻。然而走过再去回味,我们发现,其实2013年还有好多事值得说上一说,平淡其实只是外表,平淡下面涌动的则是暗流。

《小时代》遭批评

小四的价值观不可取

2013年暑期档最热的影片非郭敬明的《小时代》莫属,“80后”的本报记者曾亲身体会在一群“90后”的队伍中买《小时代》观影票的“盛况”,听着他们那近乎崇拜的谈论,不由得感慨:“一代有一代之偶像!”然而随着影片的高票房高收入,其口碑两极分化严重。在微博上,该片引发知名影评人周黎明、专栏作家和菜头、编剧鹦鹉史航等痛批;随后又遭到郭敬明及《小时代》的粉丝围攻,掀起骂战,高群书甚至在微博上“舌战群儒”。

去年7月中旬,《人民日报》开始重拳出击,批《小时代》价值观不正确,更称不能无条件纵容该片续集的出现。《人民日报》文章中写道:文艺作品的探索“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创造和物质拥有的层面,把物质本身作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今天,充斥耳目的如果都是《小时代》们,或者因为票房有利可图,就无条件地纵容‘小时代2、3’的出现,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个人或者小团体的资本运作或许成功了,但是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却失控了。”这样的批评让片方也感到不安,最终《小时代2》的票房也因此大打了折扣。

“汉字听写”火爆荧屏

唤起对方块字的珍视

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用惯了电脑的我们,早已开始“提笔忘字”,直到2013年出现了以“汉字”为主题的节目,成功抢滩荧屏,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共鸣。央视策划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8月2日首期在十套推出,首播后6小时,其微博话题上升至电视节目排名的第一位。仅两期后,央视一套打破惯例,于8月12日晚播出了“听写大会”第一期,此后每期跟进播出。随着节目的一期期播出,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围在电视机前,主动拿起纸笔,跟随节目挑战初中学生,进行“听写自检”。从听题时的想当然,到落笔后的似是而非,再到揭晓后的恍然大悟,“邋遢”“龋齿”“僭越”“醍醐灌顶”……这些词语让更多观众自嘲“我觉得我就是个文盲”,并对能正确写出这些字的小选手膜拜不已。几乎同期播出的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收视成绩也是不俗。可以说,两档节目为充斥着选秀和相亲的电视荧屏送来了一缕清风,唤起了我们对中国最传统的方块字的珍视。

王健林拍下毕加索名作

“土豪我们做朋友好吗”?

去年11月5日早8时30分,大连万达集团在佳士得纽约拍卖夜场以1.72亿元人民币(2816.5万美元)拿下毕加索名作《两个小孩》,这次成交在拍卖界、艺术圈以及在民众间,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当天拍卖现场大约有11位国际买家出价竞买,现场从800万美元起拍,叫价大约30次,最后万达集团以1.72亿元人民币把这件作品收入囊中。

据万达集团艺术品收藏负责人郭庆祥表示,他们出手的心理价位是5000万美元,王健林本人也非常想拿下这幅作品。最终能以这个价格(1.72亿人民币)拍下此画,可谓是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下的一次“捡漏”:“也许是由于欧美经济不景气吧,我们志在必得,也是团队考量许久的结果。”

王健林此举在国内收藏界引起很大反响,很多人质疑:是不是买对了?是不是买贵了?也有评论家说:王健林买毕加索绝非“人傻钱多”,其间释放的象征意味耐人寻味。至于“是不是买对了?是不是买贵了?”这些都不是首富考虑的,他要的就是“要买就买最贵的,要买就买最能保值的”这样的豪气所释放的利好信息。不过对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好吗?”

文学陕军再出发

文学依然神圣

1993年,在高建群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的研讨会后,《光明日报》记者韩小蕙第一次提出了“陕军东征”说法。而后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陕军东征”,文学陕军集体发力,一时间洛阳纸贵,那样辉煌的场景至今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一晃20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当年“陕军东征”的“五虎将”之一的京夫已经作古,而其他4位还依然在坚守着文学的阵地。

2013年年底,“文学陕军再出发”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距离“陕军东征”整整20年。20年来,一大批陕西作家在文坛耕耘着、奉献着,为中国文坛奉献着一部又一部的优秀文学作品;还有无数新人在努力成长着,他们呼吸着文学的空气,扎根在陕西文学的沃土,他们要向前辈学习,也要接着扛起“文学陕军”的旗帜。2013年年底,回望陕西文学这一年,我们依然充满了感动,还有无数陕西文学爱好者而努力着。陈忠实曾说“文学依然神圣”,文学之火不灭,文学陕军一直前行。记者张静采写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