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翟仁义依照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的P.2731号《宝塔心经》原版复原出来的作品 记者 赵彬 摄
被称为敦煌遗书中“宝中之宝”的《宝塔心经》存世仅四卷,自清光绪年间流失海外后,这一中国的书法瑰宝两卷存放在法国,两卷存放在英国,国人再未一睹真容。西安人翟仁义通过十几年的研究和探索,在阅读了大量的史料后,终于将四卷经书全部成功复原出来。
为晚唐僧人所书写目前原版存世仅四卷
昨日下午,在翟仁义家中,他将自己复原的四卷《宝塔心经》展示了出来。记者仔细观察,只见260字的《心经》经文按照塔状书写,中间有红色的连接文字来回盘绕的虚线。
“大约是北宋景佑二年,《宝塔心经》和大批文书被僧人们密封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清光绪二十六年,藏经洞被发现,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的汉学家伯希和相继来到敦煌,利用种种手段换去了大量经卷、遗画及其它文物,其中就包括仅有的四件《宝塔心经》写本。”翟仁义介绍说,如今,编号为p.2168、p.2731号《宝塔心经》原件存放在法国国家图书馆,S.5410、S.4289号《宝塔心经》存放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因为《宝塔心经》存世仅此四件,因此被人们称为敦煌遗书中的“宝中之宝”。
“该四件《心经》写本虽无明显的写经题记,但从书法上分析,均属中晚唐时期的僧人或抄经生所写。因为经卷上所书字体字字遒劲圆润、清晰工整,初步判断为中晚唐时期的手写本,字里行间还能看到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书法的影子,这从斯坦因和伯希和从藏经洞先后捆载走欧阳询《化度寺》碑拓本可以得到印证。”翟仁义说。
缩微胶卷中发现线索破译密码一样解读
因流失海外,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只是在资料中看到过《宝塔心经》名称,一直未见其真面目。出身军旅的翟仁义,也是书法爱好者,更对敦煌书法情有独钟。
“上世纪9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摄自巴黎、伦敦有关敦煌遗书的缩微胶卷中发现了《宝塔心经》,因为原件写本有些漫漶,从缩微胶卷来看,好多字已模糊不清。我又多次跑到敦煌寻找资料,最终通过剖析推究,最先整理复原了现存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p.2731号《宝塔心经》。”翟仁义介绍自己与《宝塔心经》结缘的过程。“十几年来除了研究资料,我就是不断地照着图片复原。这四卷是按照原版,以1∶2的比率复制的。人们可以通过复原的经卷,看到《宝塔心经》是什么样子。”
复原之后,如何解读《宝塔心经》也是个难题。塔状的《心经》,不是横着读,也不是竖着读,而是如同走“梅花桩”一样,纵横交错地读才能完整地解读整篇经文。“我拿着自己复原的《宝塔心经》专门请教过好几位高僧,但是他们有人也是第一次见到《宝塔心经》,如何解读也不清楚。后来我就背熟整篇《心经》,像破译密码一样慢慢研究,终于找到了解读的方式。从观世音菩萨左足下角的‘观’字开始,沿虚线依次读之,最后结尾‘婆诃’是收在观世音菩萨的右足下角。”
成功复原《宝塔心经》后,翟仁义也把自己复原的作品用来做文化交流,不但赠送给大慈恩寺和法门寺各一幅,还给新加坡著名的艺术大师陈瑞献也赠送了一幅,“陈瑞献收到后,来电话告知他看了非常激动,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宝塔心经》。他将《宝塔心经》装裱后赠与当地佛学院,让更多的人观赏。我复原《宝塔心经》,也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敦煌瑰宝,更希望流失在外的宝物能早日回国。”(记者 赵媛)
知道一下
《宝塔心经》
把《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简称)经文以塔的形状书写出来的,称为“宝塔心经”。这种塔状《心经》分为塔座、塔身和塔顶三部分,而塔身又分为五层,塔顶为经文提名,塔门一般绘有观世音菩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