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综合改造后的南门地区夜色璀璨、流光溢彩 记者 张宇明 摄
南门区域综合改造工程解决了古与今、新与旧、修与补的现实难题,破解了传承现代文明、承载城市功能、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等重大命题,使南门周边形成了文物保护、护城河风貌游览、南门区域立体式交通、南门城墙文化旅游等各具内涵,又相互依托的项目体系。
南门区域是西安城市的心脏,是历史文物集中的地区,也是城市交通的梗阻地带。南门区域综合改造,是西安破解城市发展困局,畅行城市交通,保护历史文脉必须回答的一道难题。综合改造提升后的南门区域,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眼前。西安人用责任担当、立说立行、世界眼光,在破立之间展示出西安魄力。
动还是不动 用“担当”破题
环城南路位于我市一环线,紧邻西安城墙,也是西安最为重要的交通通道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墙内外居住人口达数百万。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各个城门及周边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为解决因现代化带来的交通问题,西安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首先选择南门区域作为西安城墙保护提升的示范区,全面实施文物保护展示和综合配套提升改造工程,修建三座下穿立交,使东西向和南北向交通分开,不再平面相交。
三座下穿立交同时开工,交通压力可想而知。环城南路综合治理,对于市委、市政府来说,是一道绝对的“风险课题”。面对百姓的需求,面对西安城市长远发展的需求,这座城市的管理者用“担当”破题,勇于决策,坚决展开环城南路综合治理。
在综合治理环城南路交通的同时,如何让护城河扮靓西安的景致,也是不少市民关心的问题。而在护城河的治理上,西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从未停下脚步,但是效果每每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市民的记忆中,护城河的水质多年来始终徘徊在清澈与污浊之间。
从环城南路到护城河,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从决策到实施,每一步都离不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与重视。
项目自2012年10月启动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先后七次深入项目工地调研,了解景区规划,推进工程实施。他指出,实施城墙南门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提升改造,是加快建设三个陕西和美丽西安的重要举措,是市委、市政府始终抓在手上的重大历史文化保护工程、民生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和生态工程,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古都文化、改善保障民生、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精雕细琢,不留缺憾,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人文景区。
该如何建 用“执行力”破题
开展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除了要解决显而易见的“堵不堵”、“脏不脏”的问题,还要重点考虑如何保护好、体现好古城的文化,彰显西安历史风采的同时体现城市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也是一道考验城市管理者智慧的“管理课题”。而这一方面,西安市用有力的执行力向社会提交了完美答卷。
西安近年来飞速发展,城墙内外高楼林立,百业兴旺。要在南门区域开展交通综合改造,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周边巨大的交通压力,南门隧道、文昌门-和平门隧道、朱雀门-含光门隧道分别下穿6座城门,其中的南门隧道还与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十字相交,在路面和地铁之间,整体施工难度非常大。
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与国内相关专家反复论证。市长董军也多次深入现场,察看工程进展,实地解决问题。他指出,南门综合改造工程集道路改造、景区提升和文化建设为一体,对缓堵保畅、打造城市亮点具有积极作用,要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尽快把南门地区建设成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人文景区,使之成为美丽西安的亮丽名片。
从路面上看,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所采用的半幅施工、分段围挡、动态管理等方式,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从未造成相关道路的严重拥堵。从地下看,整个永宁门隧道的最低处距离运营中的地铁二号线仅有约两米距离,建设者科学施工,全程未发生任何事故,创造了国内之最。
无论是环城南路还是护城河改造,工程建设者都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相关精神,夜以继日精细施工,对相关工地施工围挡进行严格管理,做到了最大程度地还路于民。而市民对此也纷纷予以理解和好评,说政府做的是利民、便民的好事。
今年五一期间,长约3公里、整治一新的护城河建国门至朱雀门段将正式和市民游客见面。治理后的护城河实现了雨污分流,并将再生水引入了护城河,确保了治理段能够长期保持一池碧波。有兴致的市民还可以选择秦、汉、唐等3种风格的游船,徜徉于宏伟的城墙和宽阔通畅的环城路之间,欣赏环城公园缤纷的春光。
如何留住文脉 用“视野”破题
西安城墙格局规整,东西绵延,南北纵横,东西南北四大城门遥相呼应,蔚为壮观。城墙周长13.7公里,护城河(渠)全长约15公里,墙、林、河、巷与宏伟壮观的城楼、角楼、垛楼等交相映衬,宛如一幅立体的历史画卷。
纵观历史,西安城墙曾历经三次大修整。前两次分别在明隆庆二年和清乾隆四十六年。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也曾对古城墙进行大规模修缮,使古城墙焕发昔日风采,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此次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站在新的历史阶段,解决了古与今、新与旧、修与补的现实难题,破解了传承现代文明、承载城市功能、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等重大命题。可以说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一笔。
贾平凹曾说,“说西安,绕不开城墙。”“时至今日,气派不倒的,风范依存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只有西安。”
此次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改造工程,通过四大体系打造出一个具有国际范的人文景区。使南门周边形成了文物保护、护城河风貌游览、南门区域立体式交通、南门城墙文化旅游等各具内涵,又相互依托的项目体系。
项目整体完工后,以南门南北轴线为中心,将形成由城楼、箭楼、闸楼等组成的完整的古代城防文物保护展示体系,让南门昂起“龙头”。位于南门外的文化礼仪广场,月城博物馆广场和瓮城文化演艺广场三大文化辅助项目,将形成立体式文化文保集成,真正让游客和市民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文化。
护城河建国门至朱雀门段将建成新的水景水系,市民游客皆可泛舟水上。南门两侧的松园、榴园将提供园林式配套休闲旅游等服务。此外,护城河沿岸的6座桥梁景观改造和8个水陆码头也将形成完整的西安城墙水上游览线旅游景区。
此外,双环一穿八通道的环城南路立体交通体系;与地铁直接接驳的4万平方米的大型地下停车设施和地上旅游大巴停车场将为来往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4月2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在城墙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推进会上强调,要提前谋划护城河剩余9公里的改造提升工作,力争2015年国庆完成全面改造、保护展示工作。
预计未来5年,西安将通过文化挖掘、文物展示、艺术塑造、博物展陈、水上游览、文艺演出、商业配套、标准化景区建设等多元化、系统化举措,促进城、墙、河、路、景融合发展,实现保护、利用、建设、管理、运营“五位一体”,跨步迈入国际化人文景区,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城市发展典范。
答疑解惑
问题一:如何保障清水长流
答:利用箱涵分离清水和污水。
此次护城河改造中,我市首先对护城河的水质进行了全面的清淤治理,对原有的淤泥整体进行清理。处理干净后,在护城河底部修建污水排放管道。排污管道使用为箱涵模式,直接放入护城河河底。
此次整治将大峪水库的水引入护城河。由于大峪水库的水洁净程度高,截污箱涵的功能就在于将清洁的景观水和产生的污水直接分离,保证护城河水质的清澈。此外,技术人员采用生物技术对水质进行整体净化处理,确保未来此段护城河的水质清洁度不会下降。
问题二:如何在地铁头顶上修隧道
答:高精度震动监控,多层钢混保护。
永宁门下穿隧道在主体结构工程建设过程中,首次跨越正在运行的西安地铁二号线(永宁门-钟楼)区间隧道。下穿隧道底部距离运行中的地铁二号线隧道顶部净距仅有2米多。这一距离创造了国内相关施工之最。
施工过程全程由国内相关专家现场论证指导,首先在地铁隧道内部安装了高精度的震动探测仪,监视施工对地铁造成的影响。此外,沿地铁运行方向,每隔约2米放置一根钢混结构的支撑柱,并在支撑柱之间建设坚固的护板。最上面一层建设隧道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