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人生三苦之撑船:即将消失的渡口 渭河最后的撑船人

2014-4-29 1:19:00  来源:西部网  进入论坛

交通越来越便利,来坐船的人就慢慢变少了。附近的两个渡口也慢慢消失,整个渭河上,就剩下尹会员的渡口在坚守。(点击图片查看高清组图)

编者按

“谁能比我苦?”在现代职场,几乎所有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工作如何如何的苦。那么什么才能算苦?古人认为,撑船、打铁和卖豆腐是人生最苦的三大职业,因为要忍受严寒和酷暑,因为要起早贪黑。

什么才能算苦?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这“最苦三大职业”的从业者有话要说。

西部网讯(记者 贺桐 李媛)一个简易棚子、一艘船、一根蒿、一条狗,是年轻船夫尹参军生活的全部。每天清晨,尹参军早早起床,简单吃完饭,便等着坐船人的到来。“不管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只要有人来,我们就得出一趟船。”尹参军的叔父尹会员28岁开始撑船,现在已有30个年头,他说,撑船是来受苦的,不是享福的,就不要想着有啥好条件。

即将消失的渡口 最后的撑船人

1986年,尹会员所在的村子需要船夫,身体矫健的他被选中,成了一名“上班族”。除了发工资,他还享受上班三天休息九天的待遇。即便如此,尹会员说,因为那会撑船都只能借助长蒿,几天下来,整个身体都是酸疼的,需要休息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最多的时候,我们一个渡口就有12名船夫,大家3人一组轮流值班,保证24小时有人。”尹会员说,那时候,渡船对于龙兴村及附近的几个村庄来说,尤其重要,除了渡船打理庄稼,还要走亲访友。

尹会员介绍,二十几年前,他们每天至少要摆二十几趟船,最多的时候同时又有三个船在摆渡。村民们来了都争前恐后地抢着上船,唯恐等到下一趟。

据当地人说,渭河上曾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渡口,“两寺渡”、“安阳渡”、“西同渡”、“嘉麦渡”、“新开渡”、“孙张渡”、“北田渡”、“交口渡”、“李家渡”、“耿渡”、“新丰渡”及许多不大固定的临时小渡口。

而龙兴村的这个渡口,是渭河保留下的最后的摆渡口,目前由尹会员和他的侄子尹参军坚守,等待着稀稀散散的乘客。

一个船夫的渡口 他将坚守到最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来坐船的人就慢慢变少了。附近的两个渡口也慢慢消失,整个渭河上,就剩下尹会员的渡口在坚守。而面对稀散的乘客,尹会员也是隔三差五的过来一趟,主要的摆渡工作就由侄子尹参军一个人负责。

“三年前,我们在河岸上加固了绳索,现在撑船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尹会员说,借助绳索的力量,可以省去撑蒿的力气,整个人就会轻松很多。

而在以前,撑船最重要的工具是长蒿,船如何摆动、速度多快,都由长蒿决定。选择一个好的长蒿也是关键,杨槐木、长得端正、要足够长。普通的长蒿重约20斤,太轻或太重都不适合撑船。

“参军也不太会用长蒿,老辈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现在整个村子都很难找到会用长蒿的人了。”尹会员说,以前跟他在一起撑船的人有的已经去世了,人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很难将船撑过去,所以他想出了使用绳索的办法。

即便如此,宽200多米的河床河水湍急,尹参军摆渡一个来回也需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在的很多时候,尹参军都是将一个两个的船客摆渡过岸。“没办法么,人来了就得摆,不然咋办,要等的话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尹参军说。

“撑船本身就是来下苦的,使得都是力气,不是来享福的,不要想着有啥好条件。”尹会员说,因为船客的需要,他们不得不住在河岸边,但考虑到汛期涨水和河床的变化,他们又不能修固定的房子,只能在河岸边扎一个简易棚,冬冷夏热,蚊虫侵扰。

尹会员说,等附近的桥修好了,这个渡口也将随之消失。他说,他也不知道还有多久,但他会和侄子尹参军坚持到最后。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