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春暖人忙碌。4月9日,走进榆阳区鱼河镇王新庄村,一边是已近完工的移民新区,另一边是排列整齐的果蔬大棚,走进大棚内,村民正在忙着松土、采摘……一片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建设景象。
【现场】
芝麻香瓜、豆角早上市
“今年种了两棚,现在收入已经超过1.5万元了。”村民王世东正在自家的大棚里采摘芝麻香瓜,才一会儿便摘了10多箱,而且都是用专用包装箱包装。和王世东一样,村里的许多村民也都忙着采摘、销售。“从现在来看,一个棚大约产2000—3000斤,按平均价格每斤20元销售,差不多能收入6万元。”王世东说,“大棚是去年建成的,当时只是零星种了些蔬菜,今年才开始正式种植芝麻香瓜。”
眼下也是豆角上市的季节,走进村民刘兴叶家的大棚,一串串脆生生的豆角爬满整个架子。“豆角开始上市以来,每两到三天摘一次,一次大约能摘400多斤。”刘兴叶说,“以前虽然土地多,但一年下来产不了多少粮食,更别说有什么收入了。现在种上大棚蔬菜,不受天气限制,两个人就可以忙活过来了,而且收入还高。”刘兴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豆角按市场价格每斤5元左右销售,今年她家的一个大棚就能实现收入3万元。
由于提前上市,且具备一定规模、距离主要市场近,榆阳区鱼河镇王新庄村的果蔬还吸引了一些客商上门来采购。郑振龙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这里的芝麻香瓜清甜芳香、汁多爽口,所以我主要以采购芝麻香瓜为主,已经来了两次,每次装运后主要运往榆林城区各水果门市批发销售。”【措施】
发展设施果蔬种植
从榆林城区出发,沿着榆绥高速公路行驶,至榆阳区鱼河镇出口处驶出,可以看到公路两旁一排排大棚错落有致,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谁都不会想到,这里原先是一块荒沙地。”榆阳区鱼河镇王新庄村村委会主任王世富说,作为一个重点移民搬迁村,王新庄村总耕地面积286亩,人均耕地0.6亩,以传统农业为主,受立地以及水利条件限制,农民一年收入仅1万元左右。如何让村民搬得来、稳得住,并能逐步致富成了摆在眼前的一个大问题。
去年,在鱼河镇寺伙沟、南沙、王沙洼、郑家沟等设施蔬菜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下,并经镇政府多次引导、启发、教育和村班子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王新庄村根据本村人多地少、土地容易整合的特点,规划设施蔬菜种植,带动移民新村农民致富增收。“村上共整合了荒沙地300多亩,修建了71座蔬菜大棚,每一个棚自筹资金5万元,政府补贴资金3万元。”负责包抓这一片区,并提供技术服务的榆阳区园艺技术推广站工会主席何增武说,“在修建过程中,采取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到户管理的措施,还统一配备了水电设施等。”
目前,该村71座大棚中有68座种植了芝麻香瓜,剩余3棚为豆角,眼下都已经上市。设施蔬菜开启了王新庄村农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今年全村村民仅设施果蔬种植人均收入有望从2012年的2600元上升到6000元。“设施农业种植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闲不下来,而且季季有收入。”但在村党支部书记田广明看来,眼下全村100多户村民中仅有40多户发展设施农业种植,下一步他打算推广设施农业种植的经验与做法,争取实现全村由传统农业向四季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转变。“这样不仅效益规模上去了,留下的人不用担心收入问题,还可以吸引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带动全村人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