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近年来,农业大县旬邑颠覆传统农业的内涵和理念,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升级助推器
“在我们山区,农业想获得长足发展,要靠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新技术的学习应用。”旬邑土桥镇农技站站长李金铭介绍,县上通过“引进来、沉下去”,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送、带、促”活动,实行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仅土桥镇就培育上百户科技示范户,推广12个主导品种和20项主推技术,辐射带动五千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2013年,该县创建市级农业园区2个、县级农业园区5个,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200名,培养职业农民2.5万人。
农业提效新模式
2009年,旬邑被省农业厅确定为百万头生猪生产大县试点县后,积极探索,在养猪场旁建沼气池,畜禽粪便用来生产沼气,满足家庭炊事和照明之用,肥水和沼渣用作农作物肥料。这是该县循环农业中典型的农户微循环模式。“这样的模式,不但养猪可赚钱,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费和化肥费用,一年可增加收入1万多元。”养殖大户刘治海说。
走进底庙镇产场村,农村“猪—沼—作物”的循环农业让人眼前一亮。村支书刘发财介绍,该村通过“基地+龙头”产业模式,发展“种植玉米→玉米淀粉→糟糠养猪→猪粪沼气→肥水废渣还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立产场村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下设种植、养殖、加工等三个分社,合作社上连市场,下连农户,既是生产加工中心,也是全村循环经济产业化经营的“牛鼻子”。
该县发展农村清洁能源,2013年新建养殖场(小区)沼气工程11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300台,节柴灶和太阳灶9500台,有效完成农村能源建设投资,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200口。
在加快旬邑生态经济建设中,该县转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内大循环、企业内小循环、农户里微循环模式,不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也大大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仅去年,全县生态农业实现总产值2亿多元。
特色产业新名片
2月10日早,旬邑原底社区现代农业生态园,绿意盎然。该园负责人王永华介绍,该园建起先进的九连栋智能育苗温室3168平方米,瓶胆式相变墙体日光温室3栋1200平方米,镀锌钢管高标准生产拱棚236亩,净菜及培训综合活动板房800平方米,开展蔬菜新品种试验种植5个品种,种植户亩均收入1万元以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旬邑大打生态牌,以现代果业、玉米加工、大棚蔬菜、生猪养殖为重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鼓励群众集中连片栽植果树,建设211、342国道2个万亩苹果长廊。目前,该县苹果总面积50万亩。
农民增收摇钱树
该县赤道社区胡家村妇代会主任李金华在县农业、妇联等部门帮扶下,熟练掌握养猪、医猪及猪场管理技术,筹办兴旺养猪场,年产值超100万元。在白玉花的带动下,村上40多户贫困家庭靠发展养殖业,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发展日光温室等现代设施农业,在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为种植户增加收入,很好地解决农民就地转移劳动力。目前,职田镇千亩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解决该镇1000余名回乡创业人员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