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近日,记者在杨凌鸿丰园合作社采访时,看到蔬菜大棚里有根很普通的塑料管子,管身埋在地下,一头扎出棚外,一头待在棚里。据介绍,有了它,温室栽培的蔬菜就能在棚温不降的情况下排出湿气,不用农药就能把越冬蔬菜晚疫病和叶霉病的发病率从80%降低到10%。社员陈文莉算了一笔账,有了这根U形管,每茬蔬菜光在农药和人工上节省下来的费用就有2000多元,而且是“一次投入,终生受益。”
发明这根U形管的是杨凌一位普通农民——杨陵区南庄村的李栓苏。他研发的这种大棚排湿新技术取得了国家实用新技术发明专利,在杨凌示范区近500个温室大棚里推广应用。
“种好‘三农’试验田”是李栓苏和所有杨凌人的光荣与梦想。这条光荣之路是“以改革创新、示范引领为主线,探索杨凌模式,烙印杨凌符号,彰显杨凌品牌,累积荣耀成为担当。”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说。梦想应有什么样的担当?“为旱区现代农业发展开创新局面,面向现在更面向未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说。
城乡发展领先,深化改革释放原动力
从城市到乡村有多远?在杨凌,这段里程丈量起来可能只是几个公交站牌之间的距离。
2013年底,杨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民进城和市民下乡都变得更加快捷。除此之外,杨凌还统一调整中小学师生比例,让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资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由原先的农民报销75%、市民报销85%,统一提高到90%;原先农民低保补助的每季发放,也改为和市民一样按月发放。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杨凌走在了全省前列。
为何城乡发展一路领先?这得益于深化改革所释放的原动力。
城乡一体不是“城乡一样”。今年,杨凌城乡一体化发展着重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农村,通过创新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产业链对接模式培育农村产业升级;在城市,依托涉农产业、龙头企业和城市配套服务业创造就业岗位,引导进城农民生活转型。进一步理顺杨凌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体制,促进杨凌全域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现代农业高效,科技创新激发驱动力
直至近代的1911年,在美国人富兰克林·H·金看来,中国的传统农业效率仍几倍于同时期的美国与欧洲。这位威斯康辛州立大学的土壤学教授从“精耕细作,天人相参”的中国传统农业模式中获得启发,最早提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理念。如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石,深入人心。
如何在业已高效的传统农业基础上创造更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模式?关键是科技创新。这正是杨凌示范区的价值所在。
今日的杨凌,已累计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33项;每年通过动植物新品种审定30余个,先后培育出了60多个小麦优良品种;体细胞克隆山羊、生物农药创制、胚胎干细胞研究、杂交小麦育种、节水农业和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等一批重要成果在国内外领先。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杨凌在18个省区140个市县建立了198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推广国内外动植物良种1700多个,转化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干旱半干旱地区有5000多万农民受益。今年,杨凌的示范推广面积将达5200万亩,推广总效益达145亿元。
农民生活升级,公益培养倍增推动力
西小寨村53岁的农民何战力是杨凌示范区培训认证的第一批职业农民。作为早熟草莓栽培的“土专家”,老何觉得,高质量的农民生活方式,就是轻松体面地种地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何战力和老伴种着两棚草莓,一年忙上四个月,收入最少有5万元。“如果是在西安专业种草莓的农业公司上班,管吃住一个月工资也有5000元。”老何说。
让农民住好、吃好、穿好固然重要。可为未来考虑,培养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并在市场上兑现自身价值则更加迫切。农民有未来,高质量的农民生活才能延续。在杨凌,有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职业农民培训和农科城“杨凌”这块金字招牌,农民既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杨凌按照“整合培训资源,围绕主导产业,培训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立足杨凌,面向西部旱区,探索建立了全国独有的农民技术职称评审标准体系,北方12个省(区)5个地市104个县的6000多人获得了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杨凌本地也有490多名农民获得了技术职称证书,他们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永久牌”职业农民。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国家赋予杨凌的神圣使命;做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领先者、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和高质量农民生活方式的创造者,成为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试验田”,是杨凌示范区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