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图为:浙江省非遗志愿行动在浙江德清县启动。 张骏 摄
“寒来暑往走过几度春秋,神圣的使命深深铭刻心窝……”一首非遗志愿者之歌唱出了浙江省非遗工作者十年的奔波辛劳。23日,浙江省非遗志愿行动在浙江德清县启动,由此,浙江非遗工作将注入“全民参与”的新鲜血液。在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赵和平看来,专职非遗工作者是主力军,非遗志愿者队伍则是生力军。
非遗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和传统文化艺术技能,自愿为社会公众和传承人提供公益性宣传、展示、服务活动的群体和个人。赵和平认为,与普通志愿者不同的是,非遗志愿者的专业性更强,更有文化自觉和文化情怀。
据悉,德清是浙江省非遗保护志愿者社团建设鲜亮的典型,该县建立了乡土非遗馆合作社、非遗保护志愿者协会。德清农民藏书家陈景越告诉记者,德清非遗保护志愿者协会与乡土非遗合作社的455名成员来自村镇各行各业,因保护传承美丽非遗这个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
国家级非遗项目扫蚕花会传承人之一的徐亚乐正是这455名志愿者中的一位。今年已是68岁的徐亚乐在老年大学教授民间舞和民族舞。上世纪80年代帮助演绎扫蚕花会老艺人整理曲目的她,在老艺人去世后扛起了传承扫蚕花会的担子。
“老祖宗的东西要留住,在传承的基础上跟上时代的发展。”徐亚乐告诉记者,她在传统中找素材,设计编排复合现代的新节目。而前来参与表演的都是对非遗有着浓厚兴趣的村镇居民。“他们是没有登记在册的非遗志愿者,其实,我们德清的志愿者队伍很庞大。”
德清仅是浙江非遗保护志愿者工作中一朵花,据了解,目前浙江全省已有10多所高校、8个市、3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非遗保护志愿服务组织,组建了非遗保护志愿者社团50多个,全省非遗志愿者社团会员数已达5700多人,而实际参与非遗普查和保护的志愿者多达23万人。
遍布全省乡村的23万普查大军,走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覆盖面达到了所有乡镇、街道及行政村,摸清了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和保护传承现状。
启动仪式上,农民陈景越普通话并不标准,带着浓厚的吴侬方言,但在念志愿服务倡议书时,他声音洪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祖辈辈用血和汗、聪明与智慧创造的精神家园,但它目前处于濒危边缘。让我们携起手来,行动起来,加入非遗保护的行列。”(见习记者 张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