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网络截图
万众期待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终于播出了。第一集《脚步》刚开始,讲述了藏族小伙白马占堆为弟弟采集野蜂蜜,要攀爬相当于10层楼高的大树,而这个镜头在BBC纪录片《人类星球》第4集中,就有非洲土族攀爬百米大树采蜜的场景。于是,网友纷纷表示有抄袭之嫌。
有网友甚至拿此事调侃“琼瑶告于正抄袭事件”,“舌尖上的BBC,琼瑶老师您别哭了,央视也喜欢抄抄的。”并附上了BBC和《舌尖2》的两组相似镜头(见图)。对此,《舌尖2》的导演陈晓卿并没有否认,但他不认为这是抄袭,“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有致敬的成分在里面。”大家怎么看?
一人一嘴
抄袭不抄袭,话不能乱说,这个词在法律上有专门含义,需要证据支持的。不过,就作品欣赏角度看,有雷同或似曾相识之处,毫不奇怪。金庸之于大仲马,中国若干代作家之于马尔克斯,例子比比皆是。不过抄袭这事,不告不理而良心自知,所以,我们讲的抄袭,只有在经过法律处置上,才有“知识产权”意义。至于从审美角度看,还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最多说句:第一个用花来形容美女的,是睿智;第二、第三……个呢?是笨蛋!童鞋们懂就行了,名家也是人嘛。 @在后
非洲高树采蜜和中国藏族的一致,恰恰说明了远隔万里生活形态相近之趣,导致拍摄视角也容易趋同。很难想象如果不是这样,或者不是学习人家拍,还能怎么拍会更优秀。网上总有一批所谓挑镜头漏洞,挑穿帮镜头的热心分子,非要把活泼的文艺作品当做尸体来解剖榨汁,把大家的兴趣从舞台拉到后台的更衣室,其狭窄心理就和各种舟子一样离奇不堪。
@知遇
向经典致敬的文艺作品的确很多,《舌尖2》主创能大方承认,比起百般辩解的比如郭某明之类已经强多了。从故事本身来讲,大家都以为自己家乡的风俗有多奇特,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乡下杀猪邀请乡邻吃猪杂小朋友玩猪尿泡,我一直以为是我们湘西的“民俗”,后来才知道,岂止全国,连西班牙的乡亲们都这么玩的。@道哥
天下文章一大抄。摄影圈也一个德行。可恨?可怜?可谅?这里头有一个经典与创新的问题。当然,创新是理想。水平一般的,模仿也说得过去,最差的就像热播的电视剧中,拿把手枪,不换弹匣,杀死几十个。
@清风
以前有个恶毒玩笑:在做了某种好事或坏事之后,说是向某某人去过的地方致敬。现在的模仿或抄袭,也说“有致敬的成分”,看来以后山寨货也可说是向某产品“致敬”了—模仿就是模仿,何必发明这个婉词! @龙兄
于我这样的一观众来说,更关注的是其核心,也就是爬树采蜜这个事情。既然这是真实存在的,那我当然希望看到最好的展现形式。要说别人曾经以这个角度拍过就不能再拍,那以后咱出去旅游还拍不拍了?@没有
什么叫抄袭?拍摄手法叫抄袭?人家爬树叫抄袭?吃个蜂蜜叫抄袭?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叫抄袭?还是人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叫抄袭?
@镇江网友
没有什么抄袭不抄袭,重要的是这个节目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被人理解,被人看懂,符合大众口味,被百姓喜欢!艺术来源于生活,相似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经历也会造就出相似的艺术形态!大家要理智看待这个问题。
@郑州网友
四大名著拍了那么多版本怎么没说抄袭,一说到跟外国有关的东西就说是抄袭,你们这叫崇洋媚外!@无锡网友
看看评论里国人对抄袭的看法就知道这个国家能否强大了。
@BumpOfChicken
无抄袭,不中国。
@南京网友
我每天都吃饭睡觉拉屎,我原来是抄袭了全人类的创意。
@宁德网友
现在央视的纪录片都在向BBC和探索频道学习,不能算是抄袭。连他们导演自己都说在模仿BBC。但是我觉得说抄袭太过了。
@江苏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