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渭南白水:抱着金碗讨饭吃的文物“富”县

2014-4-23 9:56: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进入论坛
    渭南白水:抱着金碗讨饭吃的文物“富”县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拥有仓颉造字、杜康酿酒、雷公造瓷、蔡伦造纸等“四圣”历史文化,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文物9处、县级古遗存400多处,在陕西堪称文化文物旅游资源大县。近年来,白水旅游确实取得了新的发展,但与兄弟县区相比,2012年白水全县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3.3亿元,这一数据却远远低于韩城、华阴等地。

最好玩的地方并不好玩

4月11日,在当地居民的推荐下,记者来到林皋湖景区,据称为“白水最好玩的地方”。由于沿街没有景区指引标示,记者走走停停多次问路才到达景区门口。在景区前,几辆推土车正在作业,尘土飞扬,行人车辆很难通行。进入景区里面,游客稀少,堤坝内有一些快艇、游船、一个小卖部和几家农家乐。“我们也是刚到的,只是没想到这个地方路不好走,来了之后也没见什么可以玩的,已经打算回去了。”一名游客告诉记者。记者在该景区看到,办公室大门紧锁,空无一人,两排办公房已经没了顶盖,卫生间脏乱不堪。

那么“四圣”又怎样呢?在雷牙遗址所在地雷牙村,记者并没有找到雷牙遗址景观建筑。一位村民对记者说,以前曾经见过一些陶片等物品,因没有得到重视,如今什么都看不到了。通过不断打听,记者随后驱车来到大雷公村,雷公陵园的所在地。一位姓权的村民热心地把记者带到雷公陵园,但陵园四周用土坯围挡,大门紧锁。据说拿钥匙的人放羊去了。权先生解释:县上没有给经费,只是靠村民义务看护。

权先生对记者说,十几年前,该村5名离退休干部组成抢救文物小组,自发保护医陶始祖雷公文化遗产。他们自筹资金十几万元,按照历史记载,给雷公塑了像,建了亭子,搭起围墙,在村广场修建了雷公庙,供村民和外地游客参观。

“开始几年,县上每年拨给上万元的维护经费,后来就再也没有了。”权先生表示,村民对雷公陵园和雷公庙也做过一些规划报到县上,但至今没有得到回应。

旅游部门

“旅游搞不上去是因为没钱没高速”

作为当地旅游部门,对于白水县的旅游发展有何看法?白水县文物旅游局工会焦主席强调,因为白水是国家级贫困县,没有钱,也不通高速公路。他表示,该县于2004年就提出了要打造“旅游名县”的思路,县上也投入了五六千万的资金,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目前,白水把仓颉庙作为龙头企业,打人文历史这张牌。10年前,仓颉庙景区年接待游客1800人次,经过努力,现在年接待游客数达到几万人。至于其他文物景点,他们认为,因为留下文物场景太少,不值得开发。有的纯粹是民间地方情结,让老百姓自己去维护足矣。

行业观察

同级县市旅游收入为何远超白水县

记者在白水县文物旅游局2012年工作总结中看到,2012年白水全县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3亿元。记者查询与白水县旅游资源基本相当的县市数据发现,同在渭南的韩城2012年全年接待省内外游客27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25亿元;华阴市(县级)2012年全年接国内外游客4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2亿元。

和白水县不同的是,河南省也在利用“四圣”大做文章。从1987年开始,洛阳每年都要举办“中国杜康酒节”,建起了占地250亩的酒文化游区杜康仙庄旅游景区。区划内有杜康河、酒泉、空桑涧、酒仙石、酒泉沟等14个酒文化自然景观和杜康祠、杜康酒家、中国酒文化博览中心、杜康墓园等35个酒文化人文景观。

专家观点

观念不转变路修得再好也没用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表示,白水拥有“四圣”,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物资源都能转化成旅游资源。旅游魅力在于能吸引人,但是该县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资金问题,而是观念和思路问题。不改变观念,没有大思路,就算高速公路修再好也没用。而白水县目前的状况,用一句话概括,便是“抱着金饭碗讨饭”。

王教授对白水县文物旅游产业开发提出创建四圣古镇的建议,借文物开发旅游。将传统造字、酿酒、制陶和造纸技术复原,开发出很多富有魅力的旅游项目。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对旅游产品进行全方位包装,实现旅游产品转型,从单要素差异转向全要素差异的高端产品旅游包装,打造一个融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古镇。


编辑:秦人
关键词:渭南白水:抱着金碗讨饭吃的文物“富”县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