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研究>>正文

红色旅游应成先行业态

2014-4-23 1:55:00  来源: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进入论坛
    红色旅游应成先行业态

  京津冀红色旅游一体化是篇大文章,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信息共用、合作共赢,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道路,还需更多实质性的举措

  □ 白四座

  京津冀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承、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旅游将成为一体化先行领域。红色旅游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是最易认同、最易跨域、最易联动的旅游业态。京津冀红色旅游,资源有优势、产品有互补、发展有战略、合作有基础,将成为旅游先行中的先行。清明节前,京津冀联合推出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涵盖众多红色旅游景区,链接许多生态游、休闲游等自然景点,200名游客从首都北京现场出发,可谓吹响了一体化号角。

  京津冀红色旅游一体化有其自身的、天然的优势。红色文化具有独特性。京津冀一同记载、见证了自1840年以来体现红色旅游两大主题的中国革命4个历史时期的红色印记。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民族的丰碑,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正如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天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和重要革命事件的发生地,革命遗存丰富,天津的觉悟社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记载了一代伟人的人生历程。河北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清苑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模式中的典型代表,革命圣地平山县西柏坡孕育了新中国的诞生。在这里,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提出了“两个务必”、走向了“进京赶考”之路。京津冀红色旅游资源互补,相得益彰,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极易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去北京看毛主席,到天津看周总理,去河北走赶考路”,是近些年来京津冀市场互动的一句流行语。

  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京津冀同为旅游资源富集区,区域内世界遗产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19处,5A级景区9处,在四大旅游城市群中居第二位。北京以人文旅游资源为特色,天津以多元文化旅游资源见长,河北以海洋、山岳、草原多样性旅游资源为天然互补,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旅游品位。此外,京津冀人脉相通,饮食文化相似,适合吸引同一类型的旅游主体,这些都为红色旅游开启先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发展战略具有共同性。京津冀红色旅游一体化已非新词,早在几年前就建立了红色旅游联盟机制,不断加大市场对接和推进力度。北京针对红色历史遗存多、禀赋高、分布广的特点,连续多年举办“追寻红色印记”主题活动,每年推出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旅游为北京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天津确定了“1234”的红色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即开辟一条红色旅游走廊、打造两个红色旅游集聚区、建设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整合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河北确立了开展一项活动、实施两个专题、规划3条线路、打造五大品牌的“1235” 工程一揽子计划。京津冀红色旅游发展的紧密性和战略性,为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京津冀红色旅游一体化是篇大文章,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信息共用、合作共赢,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道路,还需更多实质性的举措。从红色旅游特性和旅游产业规律来讲,当下要紧的是:一要深入挖掘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向往和追求,红色旅游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三地要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与时俱进地发挥当地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不能仅停留在景点游览和革命事迹展示上,要突出体现红色文化内涵。二要加强营销推广。针对过去大多对一地的营销推广模式,转而面向京津冀整体区域设计产品、制定扩张策略、调整服务理念。三要突出品牌效应。京津冀在彰显老品牌的同时,还要及时推出新品牌,不断形成品牌效应。如石家庄“开国红色文化”就极富特色,许多新中国的“第一”都诞生在石家庄,如“开国第一城”——石家庄、“开国第一电站”——沕沕水、“开国第一政府”——华北人民政府、“开国第一校”——华北大学、“开国第一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只有挖掘内涵,增强引力,加强宣传,形成张力,突出品牌,发挥效应,未来京津冀红色旅游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编辑:秦人
关键词:红色旅游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