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各地民俗>>正文

秦腔被尊为中国戏剧鼻祖

2014-4-23 10:55:00  来源: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秦腔被尊为中国戏剧鼻祖

编者按:秦腔被尊为中国戏剧的鼻祖。曾有人概括:“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等,许多都是秦腔的衍生物,对其他剧种如川剧等也有影响。上世纪中期,陕西秦腔名家辈出。能看上或听上一代秦腔名角任哲中、马友仙等演员的一出折子戏,这是当年多少达官贵人和普通老百姓的夙愿。“听了秦腔,肉酒不香”,在至今西部乡下的老一辈戏迷中,这句话仍被念叨着。后来,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秦腔演艺事业在大城市开始呈萎缩态势。尽管如此,在八百里秦川每一处有老人相聚的地方,秦声秦韵依然悠长慷慨。李正敏、任哲中、马友仙、李瑞芳……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的唱段,是几代人记忆中的闪亮片断。在此,我们特别刊出《梨园人生》专版,希望能在重温老一辈艺术家成就的同时,能带给更多的后起之秀以启迪和思考,也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振兴秦腔的队伍中来。秦腔不死,希望永存!

秦腔宗师李正敏

李正敏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影响颇大的秦腔表演艺术家,被誉为“秦腔正宗”。他的唱腔自成体系,抑扬顿挫,张弛有致,做到慢而不散、快而不赶,既刚柔相济,又跌宕起伏,以哀婉清丽见长,形成了独特的“敏腔”艺术。王绍猷先生所著《秦腔记闻》一书里,对李正敏高度赞扬说:“歌唱极其动人。余音袅袅,回肠荡气;歌喉婉转,耐人寻味。”

李正敏代表作有《五典坡》、《白蛇传》、《玉堂春》、《二度梅》、《白玉钿》等,特别前三本被誉为李氏三部曲。1935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他录制了八张唱片,不仅使“敏腔”这朵奇葩得以在更广泛的天地里传播,也为秦腔艺苑保留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绝响。自此,“秦腔正宗”、“秦腔皇后”的美誉传播各地。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称他为“西北的程砚秋”,赞赏有加。

李正敏在《五典坡》里塑造的王宝钏深入人心,妇孺皆知。难怪人们提起李正敏就想到王宝钏,简直把王宝钏与李正敏分不开了。《五典坡》是秦腔一出优秀传统剧目,经过李正敏先生的演唱,更是得以广泛流传。在《五典坡》的《探窑》这出戏里,他的声腔艺术得到充分的展示。关于“老娘不必泪纷纷”这一板戏的唱腔艺术,可以说是一代之绝唱,直至目前,还没有第二个人所能达到。

在表演上,他把王宝钏由温顺、娇媚到坚毅、果敢的反抗性格,塑造得惟妙惟肖,荡气回肠。尤其是在唱腔风格上,杂糅百家,博采众长,最终探索出独树一帜的声腔体系——“敏腔艺术”来,至今流传广泛,影响百家,被秦腔界誉为“百年不遇的演唱神话”。在唱腔艺术和秦腔音乐的改革上,他是做过一番努力的。他博采众长,认真学习秦腔前辈艺术家的唱腔艺术,不论生、旦,只要有长处,他都细心地琢磨、推敲、探索,融化在自己的唱腔之中。他不但向前辈学习,还经常观摩同辈苏哲民、苏育民、李正华、区艺华、张正荣等名家的演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丰富自己的唱腔。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先后担任过该院秦腔团团长和演员训练班主任职务。

李正敏从艺46年,但真正活跃在舞台上的时间,仅20多年,后20年用在了艺术管理和教学上。他以能育天下可育之才为荣,门下招收了大量弟子,并悉心传授,诲人不倦。

在李正敏先生去世29年后的2002年,由民间自发创建的“秦腔大师李正敏纪念馆”,在他的家乡白鹿原奠基,这是国内第一座以民间集资形式为戏剧表演艺术家修建的纪念馆。奠基那天,闻者趋之若鹜,许多名伶、观众,一边高唱秦腔,一边慷慨解囊,余音绕梁三日不去。

李正敏(1915~1973),男,著名秦腔演员。原名正堂,字艺华,陕西省长安县人。12岁入正俗社学艺,拜高登岳、党甘亭为师,习小旦、正旦。由于勤奋好学,不墨守成规,20岁即驰名西北。擅演剧目甚多,以《五典坡》、《二度梅》、《白玉瑱》、《玉堂春》等著称。唱腔韵味醇厚,节奏鲜明,唱法精巧细腻,并重视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一些著名唱段,脍炙人口,有“秦腔正宗”之誉,世称“敏家”,对后辈秦腔演员的演唱艺术影响颇大。曾当选为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

秦腔皇后肖若兰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以其婉约、缠绵独具魅力的唱腔醉倒、痴迷过无数秦腔爱好者。她把秦腔高亢、激越、浑厚、沉雄的主旋律缓缓引伸向婉转、清丽的抒情轻唱。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广泛涉猎、学习众名家之长,充分利用自我的天赋,扬长避短,在秦腔这块古老的园地里散发出空谷幽兰的芳香,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兰派艺术。当人们回顾肖若兰的表演艺术时,就会如数家珍地说起她演过的名戏:本戏《游龟山》《三滴血》《夺锦楼》《韩宝英》《双锦衣》《玉虎坠》;折戏《柜中缘》《拾玉镯》《扫窗会》《洞房》《河湾洗衣》;现代戏《红梅岭》《沙家浜》《于无声处》……

她六岁上台演出,八岁小有名气,被观众誉为“八岁红”。当别人家的孩子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肖若兰就跟随着她的父亲唱戏流浪,在社会大舞台的大风大浪中摔打。搭班益民社、明正社、晓钟社、秦声社,和张新华、李正敏、刘毓中、任哲中、焦晓春等著名艺术家同台演出。频繁的演戏虽然劳顿,却锤炼造就了肖若兰,使她戏路宽广,会戏很多,为日后自由地驰骋在秦腔剧坛奠定了基础。究竟演过多少戏,恐怕连她自己也说不出来,有篇文章这样说,新中国成立时,年仅15岁的肖若兰,已经会演30多个戏了,这在今天似乎是天方夜谭,但对肖若兰来说,对所有在艺术上有所建树的戏曲演员来说,却是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她们的艺术成就,不是凭空得来的,也不是靠一两出戏得来的,而是在会演众多戏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运用、巩固和提高得来的。

肖若兰在漫长的舞台实践中,广泛涉猎,学习众名家之长,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扬长避短,终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形成了风格别具的肖派艺术。一向以慷慨激越、阳刚之美的秦腔艺苑里,从此增添了一株奇特新异、阴柔之美的幽兰。几十年艺坛沧桑,历尽艰辛足迹遍及陕、甘各地,她在百余个古代与现代戏中塑造了花旦、小旦、正小旦和现代中、老年妇女形象,在表演上娇柔细腻、声情并茂,在唱腔上有所创新别具一格,注重行腔的音乐美,华丽委婉,优美动听,表演细腻逼真,善于运用装饰音,风格自成一家,形成了肖派唱腔的独特风格。肖派唱腔的形成和发展,是秦腔艺术发展到当今的必然产物,时代的文明和观众审美的需求,要求秦腔从粗犷走向细腻,从单一走向多元,更具表现生活、刻画人物的艺术潜能,肖派唱腔艺术就在这种土壤中应运而生了。

肖若兰说:“我一生酷爱戏剧,梦里都想着演戏。”作为兰派艺术的创始人,她更期盼自己的流派后继有人,源远流长。她多么想把她一生的艺术积累无私地奉献给下一代,让秦腔这棵奇葩在文艺的百花园里开得更加艳丽、幽香……不管时下流行什么,她坚信,秦腔艺术永不会泯灭,真正的艺术是不朽的。

肖若兰(1934——1996),生于西安,工青衣。其代表剧目有《游龟山》、《双锦衣》、《夺锦楼》、《妇女代表》、《红梅岭》、《于无声处》等。尤其在秦腔艺术片《火焰驹》、《三滴血》中成功地塑造了彦荣妻、李晚春这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唱腔曾收入《秦腔百名演员唱腔选》、《中国艺术家唱腔专辑》及省市唱腔盒式带并多次录制其舞台表演电视片。

一枝独秀李瑞芳

李瑞芳主演的眉户剧《梁秋燕》1954年起在西安首演后,曾连演108场,场场爆满,其他省市180多个专业剧团也纷纷排练,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一家就演出了一千多场,成为戏曲史上的空前奇迹。“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看了《梁秋燕》,打倒老封建;看了《梁秋燕》,媒人靠边站;看了《梁秋燕》,恋爱有经验”,这几句在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顺口溜,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梁秋燕》一剧的演出效果。《梁秋燕》进京演出时还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从《梁秋燕》开始,李瑞芳的艺术生涯逐步走向辉煌。她1956年在碗碗腔从皮影戏搬上舞台的第一出戏《借水赠钗》中担任主演,后又演出《红灯记》、《杏花村》、《爱与恨》、《真的,真的》等,李瑞芳在艺术事业上攀上了一个高峰,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和经典唱段。李瑞芳嗓音浑厚圆润,扮相俊秀端庄,唱腔甜润清脆,优美动听,行腔委婉柔和,清丽细腻,吐字清晰,归韵准确。她真切充沛的感情和丰富多彩的表演技巧,使观众叹服。在她成长的黄金岁月里,得到了艺术大师梅兰芳、曹禺、田汉、马少波、郭沫若、尚小云、欧阳予倩、吴祖光等艺术家、作家的谆谆教诲,使她受益匪浅,为她在舞台上创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及事业上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在新编古典历史剧《杨贵妃》中扮演杨玉环,她创造性地将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剧熔于一炉,以新颖的表现手法,使该剧体现出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美感。1987年参加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首次将华剧推向国际舞台,港报赞誉“杨贵妃优美提神,李瑞芳一枝独秀”。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大胆创新,“洋为中用”首次将北欧话剧《真的,真的》搬上地方戏舞台引起轰动,后远赴芬兰演出,并在1992年8月文化部艺术局主办的“金三角”交流会演中获主演一等奖。

李瑞芳不仅戏演得好,生活中更是多才多艺,像绘画、书法、摄影等都不在话下。退休后的李瑞芳忙于辅导学生,经常参加义演,为戏曲的宣传与普及发挥了余热,不愧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

李瑞芳,女,1935年生于甘肃天水。一级演员。中国剧协理事。历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华剧(碗碗腔)团团长。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工闺门旦、青衣、老旦,曾成功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性格迥异的古、现代人物形象,尤以演现代妇女著称,一出《梁秋燕》闻名遐迩。演出剧目有《十二把镰刀》、《蟠桃园》、《金琬钗》、《曲江歌女》等戏。在艺术上不断追求探索,为地方戏曲作出了贡献。曾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大奖。晚年致力于慈善工作。

小生泰斗任哲中

任哲中一生塑造了数以百计的艺术形象,其享誉最高、最脍炙人口的,要算《周仁回府》了,任哲中向来有“活周仁”之美称,被誉为“秦腔小生泰斗”。他开创的“任派”艺术,成为秦腔艺术的一枝奇葩。任哲中先生于1995年去世,享年70岁。

任哲中初入剧坛,主攻的是花旦行,后来根据嗓音特点,改唱了生角,没想到这一改,便改出一个“秦腔小生泰斗”级的人物来。任哲中一生塑造的许多舞台艺术形象深受广大秦腔观众的喜爱。他独创的许多高亢悲愤、激越缠绵的秦腔唱段长年累月、经久不衰地响彻在广袤的西北大地,家喻户晓,百听不厌。任哲中的名字和他扮演过的戏剧角色《周仁回府》中的周仁、《激友》中的张仪、《花亭相会》中的高文举、《祝福》中的贺老六、《血泪仇》中的王东才等紧密相连。

任哲中一生尽管演了成百部戏,但最脍炙人口的还是《周仁回府》,这是他十六岁就担纲主演的作品,二十岁时,又得到了秦腔表演艺术大师刘毓中的真传,从此《周仁回府》成了任哲中先生的看家戏,而任哲中与《周仁回府》也成了一对孪生兄弟,剧团无论走到哪里,有任哲中,必有《周仁回府》。那时任哲中走到哪里,只要被人认出,住宿、吃饭都不要钱,非要听他唱两句《周仁回府》。专家和戏迷这样评价道:《周仁回府》中的《悔路》、《回府》、《夜逃》、《哭墓》堪称秦腔经典中的经典,特别是《悔路》一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任哲中在这段戏中的表演细腻、生动,身段洒脱自然,时而顿步凝思,时而恍然若悟,把一个处于两难境地的周仁刻画得活灵活现。

任哲中在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后,他把自己亲历的生旦演唱技法先杂糅起来,又大量汲取其他行当和剧种的演唱特点,全面“梳理整形”,并融会贯通,终于成就了众口一词的“任派”艺术。

任哲中先生的晚年依然与秦腔紧密相连,他不仅参加各种演出,还编写出版了《任哲中演出剧目集》,用先生的话说是“给后人多留点东西”。

1995年2月7日凌晨5时,任哲中先生带着对秦腔、对周仁的情与爱走了。任哲中逝世后,我省各界人士上万人前来吊唁。这正是:谁家唱腔放悲声,情满丝路动古城。一曲“周仁”千年恨,何人不识任哲中?

任哲中(1925—1995),男,著名秦腔演员。一级演员。陕西省永寿县人。13岁入“兴民剧社”,拜晁天民开蒙。初学旦角,后改小生。又得施学易、杨启华等高师亲授,兼习文武,成了剧社的小主角。后又入“晓钟学社”深造,在技艺和文化、历史知识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出《周仁回府》一举成名,有“活周仁”之称。1954年入本院。演出剧目有《花亭会》、《激友》、《祝福》、《血泪仇》等。表演洒脱、稳重、细腻。唱腔韵味醇厚,声情并茂,融会中、西路秦腔之长,自成一格,被称为“任派”。有录音灌片传世,广为流传。

人民艺术家马友仙

作为秦腔界的传奇人物,马友仙在戏曲界享有很高的荣誉。人们评价马友仙的音质清脆、纯净甜润,表演时具有强烈的穿透力,似珠玉坠盘,若金钟撞击。而她本人则将歌唱技法融入秦腔的演唱之中,与秦腔优秀的传统声腔板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并被命名为“马派”艺术。

在秦腔舞台,表演艺术家马友仙无疑属顶尖级大腕,她在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里,鲜活生动地塑造了谢瑶环、铁梅、白云仙、韩英等等一系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形象,人们津津乐道地首推那极富表现力的声音、极见功力的唱腔,还有她富激情重内涵且质朴无华的表演,素来并不以光艳四射的扮相著称。像《蔡文姬》中的蔡文姬、《窦娥冤》中的窦娥、《十五贯》中的苏戌娟、《恩仇记》中的钱素云、《断桥》中的白素贞、《三堂会审》中的玉堂春等,她对每一个角色都融入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她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独到的艺术功力,征服了广大的秦腔爱好者,观众称她是“秦腔唱腔艺术明星”、“旦角皇后”、“人民艺术家”。特别令马友仙骄傲的是,她在《红灯记》中塑造的铁梅形象大受欢迎,这部戏一演就是8年。8年中,演出一处,轰动一处,马友仙的名声也因此变得更为响亮。

马友仙演戏既激情洋溢,又注重内涵,细腻真切,毫不做作;为人善良朴实,率直澄明;处世一片童心,不存芥蒂。她将一生的坚守和全部的赤诚,都交付给了自己所钟情的秦腔事业,在为大西北百姓带来感官的愉悦和美妙的享受之外,也为所有秦腔从业者带来了对人生的启迪。

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友仙坚持不懈地摸索着秦腔的创新发展。“秦腔是我们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有着悠久的历史,秦腔要发展,要拉住观众,要吸引戏迷,靠什么?只能靠秦腔特有的魅力。而只有把原汁原味又继承创新的秦腔艺术注入新的现代剧里,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才能使秦腔插上翱翔的翅膀。”尽管现在退休在家,可她并没有放下痴爱一生的秦腔。除了偶尔的一些演出,马友仙的工作重心已经放在培养秦腔后来人上,她愿意用余生,为她痴爱一生的秦腔事业,为粉色大地,哺育出更多的秦腔人才。

马友仙,女,一级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第六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表演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联常委,陕西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授予的特殊贡献艺术专家。从艺四十余年,演出剧目有《谢瑶环》、《红灯记》、《白蛇传》、《洪湖赤卫队》等。其歌喉亮丽,音质清脆,以声带情,声情并茂,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艺术魅力,被戏剧界誉为“马派”。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文艺大奖。演唱盒带和录像碟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美国、泰国的陕西籍人中流传甚广,颇有影响。

须生名家贠宗翰

他是《打镇台》里的王镇,他是《赵氏孤儿》里的程婴,他是《血泪仇》里的王仁厚,他还是《红灯记》里的李玉和……他就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贠宗翰。时光荏苒,当年英俊的须生已经两鬓斑白,然而戏迷对他的热爱却从来不曾改变。

1952年,年仅12岁的他以一曲《折桂斧》考入了三意社,从此迈上了实现秦腔艺术梦想的征程。在三意社,贠宗翰主工须生,师承名艺人张朝鉴、李天堂、李庆增等,并且得到苏育民、封至模等艺术家的精心栽培。入科半年后,贠宗翰就开始登台演出,开门戏为《苏武庙》。相继又演出了《苏武牧羊》、《穆柯寨》、《四进士》等戏。贠宗翰演戏,重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重在以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展示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从而成为著名须生演员。

贠宗翰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善于吸收其他兄弟剧种的特长。在声腔方面,他在继承秦腔传统唱念韵味技巧的基础上,大胆借鉴京剧黑头演唱的共鸣特点。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善于纵向继承、横向借鉴,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表演方面注重刻画人物内心,潇洒稳健,刚柔相济,质朴深沉;善于吸收兄弟剧种的特长,如京剧须生的身段做派,蒲剧的髯口、帽翅技巧,昆曲的步法指法等,使之融入自己的表演中。声腔方面在继承唱念韵味技巧的基础上大胆借鉴京剧花脸唱腔的共鸣特色,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为探索秦腔须生新唱法闯出了一条新路。他的嗓音高亢清亮,行腔圆润流畅,韵味浓郁醇厚,声情并茂。努力运用科学发声的方法,改变了秦腔男声“挣破头”的老唱法,尤以《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腔为代表作,至今广为流传。

由于贠宗翰有着较为完备的须生行表演基础,加之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秦腔基础知识的学习,因而在他扮演的行当人物中,无论是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大小剧目,都能自成一家,使人物的表现不仅仅是程式性的照猫画虎,也不仅仅是按照剧本的套路演绎故事,而是在程式中添加了对人物心理的体验功夫,在表现中尽量以程式化的动态行为展示人物心理,运用手眼身法步外化人物的心理行为,在心理细节的放大中呈现出人物的情感性格。他先后塑造了千姿百态、性格各异的舞台艺术形象,深得观众喜爱,如《赵氏孤儿》的程婴、《血泪仇》的王仁厚、《红灯记》的李玉和、《十五贯》的况钟、《海瑞驯虎》的海瑞等,都是他在秦腔艺术道路上闪亮的代表作。

2009年贠宗翰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决心不负时代和人民的厚望,在古稀之年发挥余热,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把自己毕生追求的“贠派”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使他们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同时,还要把已故老艺术家的拿手绝活挖掘继承下来,竭尽心力为秦腔宝库增添弥足珍贵的典藏。

贠宗翰,男,1940年1月出生。陕西咸阳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书画院顾问,陕西省文史资料研究馆馆员。


编辑:秦人
关键词:秦腔被尊为中国戏剧鼻祖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