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我们最常见的美德之一就是对自己的不幸逆来顺受。”
这些坚韧而疼痛的语句出自马尔克斯的作品。这位在耄耋之年仍在孜孜创作的老头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没有人能抹去他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
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1982年,他以其创作的具有独特魔幻现实色彩的小说《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享誉世界文坛。他的代表作还有《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等,其作品特色是用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来反映现实,审视人生和社会。
国内的普通读者知晓马尔克斯也许是莫言摘得诺奖桂冠后,不少人爱把莫言与马尔克斯相提并论。莫言也未否认马尔克斯对自己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我在1984年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心情就像当年马尔克斯在巴黎读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马尔克斯在其作品中对拉丁美洲文化民俗的表现手法,给中国作家提供了一种借鉴。可以说,国内“寻根文学”的出现与马尔克斯的作品密不可分。国内许多作家在马尔克斯的启发下,开始用西方现代主义的手法表现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包括王安忆、陈忠实、莫言的作品中都带有马尔克斯的影子。
由于马尔克斯作品中反映的拉丁美洲的专制和苦难,与中国历史有相似性,为中国作家提供了一种文学创作方法论。国内作家李洱认为,“最懂马尔克斯的不是欧美人,而是中国人。”
贾平凹是国内深受马尔克斯影响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40多万字巨著《秦腔》,也是运用了马尔克斯般的魔幻手法,通过一个叫引生的“疯子”的眼光,引发人们对当今“三农”问题的忧患意识。
更多的国内作家则是被马尔克斯的作品“启蒙”。南京作家、诗人育邦从高中阶段开始接触马尔克斯的作品,据他回忆,那时自己对文学尚一知半解,却情不自禁被作品中瑰伟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叙事能力所震撼,也为自己重新观察世界和进入文学打开了豁亮之窗。
育邦认为,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素材、故事和写作能力,但马尔克斯对文学和对世界的理解自成一派,他不仅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更贡献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在他身上,丰富的文学素养、非凡的写作天赋和深深扎入拉美大陆的强大精神根系合而为一。”
马尔克斯的离世,让他以及他写下的不少优美词句进入大众视野,也让不少人开始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的根性在哪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原认为,中国作家的根性不足,尤其是在形式和风格方面,当代写作者的整体独立性不足,“其实当代写作者可以更有作为一些。”
还有人认为,当下的文学语境已被遮蔽篡改。一些吵闹哄哄、缺乏根性的作品,却在市场上畅销热销,这导致了作家“沉下去”创作的动力不足。
育邦也注意到,在流行阅读范围内,马尔克斯的作品甚至是“一个陌生的、过时的符号”。而这也导致了文学被功利化和欲望化,文学与精神相承的链条逐渐被断裂。
但育邦依然抱有乐观的态度。他说,尽管如此,这样的文学巨匠和他营造的文学世界,仍具有永久的价值和营养,他展现了一种纯文学的魅力。“对中国写作者和阅读者来说,这是一种静水流深的影响。”
有作家说,马尔克斯已睡去,真文学待唤醒。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袁慧晶 涂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