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横山无定河畔通过土地流转的万亩稻田大获丰收。(资料照片)
转包、租赁、互换、股份合作……通过多年探索,目前,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187.4万亩,占全省土地流转面积的32%,成为我省土地流转“第一市”。
全市土地流转成绩的背后,涌现出榆阳区的“赵家峁模式”、神木县的“尔林兔模式”、米脂县的“孟岔模式”、绥德县的“裴家峁模式”等典型代表,这些新模式带来的是农业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经营,也给榆林的农业、农村带来新变化。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土地流转”系列稿件,以飨读者。
横山县无定河两岸曾经撂荒的湿地因为有了种粮大户的出现,重新焕发出光彩和魅力,秋季黄灿灿的稻田让无定河更加美丽,丰收的水稻一袋袋地堆放在粮仓,种粮大户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让无定河两岸的土地归其所、尽其用,不仅让种粮大户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也让更多人尽享本地稻米的甘香。
我市土地流转面积全省第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我市土地流转呈现加快趋势,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全市农耕地资源总量为1546.2万亩,农户80余万户,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约900万亩。截至2013年底,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162万亩,占全省流转总面积的32%,占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总量的1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土地流转总面积位居全省第一。各县区中,流转面积较大的依次是榆阳区、神木县、定边县、绥德县,面积接近120万亩。全市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租赁、互换、股份合作等,其中转包59万亩,占36%;股份合作42万亩,占30%;互换33万亩,占20%;租赁28万亩,占17%。土地主要流向两类主体:一是农户,大约有113.4万亩,占70%,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流转期限多为1—3年。二是种养大户、合作社、企业、农业园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约有48.6万亩,占30%,流转期限多为10年左右。流转价格参差不齐,从30元到500元不等。
近年来,全市土地流转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流转面积逐年加大,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政策趋于完善支持力度加大
2008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意见》,有力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流转面积由2008年的30.3万亩增加到2013年的162万亩,增加5倍多。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和《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为全市土地流转提供了政策性保障。
与此同时,今年市财政拨付1000万元资金,用于土地流转的奖补和确权登记工作,对土地流转南六县300亩以上、北六县500亩以上,流转年限10年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亩一次性奖补100元。各县区也加大了奖补力度,榆阳区奖补资金从2012年的2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500万元,推动土地细碎化整理,加快土地流转。神木、靖边、横山、米脂、清涧等县也出台了土地流转奖补办法。
新型经营主体涌现农民增收
土地流转催生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2657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746个,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有312家,农业园区从无到有,已建成各类农业示范园区115个。
通过土地流转,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在主要农业生产区域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机械化生产。全市农业生产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农产品总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稳定在815万亩,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7%以上。榆林已经成为全国五大马铃薯种植优生区之一、全国春玉米高产区和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全国小杂粮优势产区。粮食生产总量跃居全省第三位。农业生产也由单一的种植业向设施农业、山地苹果、蚕桑、中药材各业均衡发展。
农民流转出承包土地之后,一方面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又将自己从土地的耕作中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务工。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吸引工商民营经济投资农业,给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近打工的机会。个别地方还实行股份制,年底可以分红,获取财产性收入。土地流转改变了传统的单靠种植养殖获得收入的模式,初步形成“租金+工资+分红”的新型收入结构,大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