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贾雪芹 记者 张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韩城的老城区,保留下来许多座古庙宇,东营庙和北营庙就是其中两个保存比较完整的祠庙古建筑群,虽然两个庙宇院落规模都不甚大,但是建筑布局十分紧凑,文物的做法也比较突出,因而在韩城古城范围比较著名。
东营庙是古城三庙贯通的古建筑之一,即:韩城文庙和城隍庙的中间地带。北营庙则位于韩城古街区北段的西側,两座庙宇相距不到500米。现分别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营庙创建年代现已无据可考,据庙内现存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金汤社明德会续德会移建东营殿宇碑记》记載:自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后,洎乎道光年间颇有倾圮之虑,社众商议重新,先后设立明德会和续德会,谋鸠工庀材事,于道光十二年(1832)春动工,移建寝殿、享殿、戏楼,并修理庙内众神殿,使庙貌改观,为之一新。根据庙内现存建筑的特点分析来看,大部分构架仍保留着明代特征,但是屋顶及室外门窗格扇等装修部分已被清代维修时所更换。
该庙坐东向西,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50米,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主体部分从前到后共有两进院落,殿堂按东西轴线依次排列,主要有山门、过殿、享殿和寝殿组成,在轴线的北侧,还保留有其它建筑,西面是三公祠,坐北面南,最南端是入口,为两柱式牌坊门,向北是献殿,其背后是寝殿。献殿前的两侧是东西厢房。紧靠三公祠的东边有殿宇一座。在该殿的旁边还有两座小殿。东营庙山门,位于最西端,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顶,此建筑檐下不施斗栱。中间设门,两侧为房。在入口门额中间刻有“关圣帝”题记,背面刻有“忠义”题记,字体均为楷书,刚劲有力。进入庙门后,迎面是过殿,该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卷棚悬山顶,灰布筒瓦屋面,檐下不做斗栱装饰,在明间的两侧置有一对狮子,雕刻手法比较细腻,刻画出了其威风凛凛的气势。
再向里紧挨着过殿是献殿,该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顶,屋面覆盖灰布筒板瓦,并施绿色琉璃脊饰,檐下设有斗栱。此殿与过殿勾连搭而成,两殿屋檐相接处用卷棚式样的雨搭连结,使两殿相通,成为一体,既达到了设计上的要求,又满足了内部使用所需的空间。
在献殿之后就是东营庙的寝殿,该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硬山顶,殿内前后对称共用四根金柱。另外明间宽约3.4米,而次间宽度则为3.7米,这种次间宽度大于明间宽度的做法与营造法式的规定相悖,这是韩城当地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另外,庙内的三公祠,建筑形式比较简单,面阔均为三间,单檐硬山顶,灰瓦屋面。紧靠祠的东边还有一座殿堂,面阔五间,硬山顶,灰瓦屋顶。在其旁边还有两座小殿,面阔均为三间,灰瓦屋顶,其结构和形式也均比较简单。庙内现还保留有《金汤社明德会续德会移建东营殿宇碑记》碑石一通,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坐落于韩城古城街区西侧的北营庙,其创建年代也无任何史料记载,根据现有建筑的风格和结构的特征分析,庙内大部分建筑的构架仍保留着明代或明代以前的做法,但是屋面、门窗、斗栱、雕刻等装饰,应为清代维修后的特征。该庙坐北面南,东西宽36米,南北长46米,占地面积约为1700多平方米。庙内主要建筑按南北轴线依次排列,主要有:过殿、献殿、寝殿,在过殿南侧偏西(中轴线以西)保存有戏楼,另外在中轴线的西侧还保留有西偏殿及道院的东厢房和北房。因为沿庙院外墙修建街道,原来庙院的山门已被拆除,现在进出庙院时则要走东边后开的门。过殿为轴线最南端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二架椽,单檐卷棚式悬山顶,屋面覆以灰布筒板瓦。紧挨过殿就是献殿,其面阔五间,进深四架椽,单檐硬山顶,灰布瓦屋面,在献殿明间的上方中间悬挂镂雕华带、贴金字的竖匾一块,中间题写“忠义”两个大字,字体为楷书,两旁有题款。上款为:雍正岁次乙巳(1725)季秋之吉;下款为:张族四甲仝献。
向后就是寝殿,形式为单檐歇山顶,前檐面阔三间,并向里退进一个步架,面阔就变成五间,由于在前檐柱头上横放一根通长的大圆木代替了普柏枋和阑额,因而开间就形成了韩城当地流行“明三暗五”的做法。檐下施有斗栱,形式较为复杂,殿内前后对称布置两排立柱,共计八根。在殿内的靠后的正上方中间悬挂有镂空雕刻华带贴金的竖匾一块,中间题有“圣殿”二字,字体为楷书,苍劲有力。两边有题款,上款是:康熙岁次戊戌(1718)夏四月之吉,高族敬献;下款为:马邑县知县社人高坚书。
在庙内最南端,即轴线偏西处有戏楼一座。该楼座落在一个长方形的砖砌的高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歇山顶。前檐两侧的立柱呈方形,上置阑额,下设立枋,以起到拉牵的作用,并在两端施以装饰构件——雀替,檐下施一圈斗栱,柱头、柱间和角部斗栱的形式各不相同。斗栱与斗栱之间的空档部位施有彩画或作雕饰。在这座建筑的外檐上大量使用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木雕作为装饰,比如:在普柏枋下安垂花柱,垂花柱与柱之间采用透雕的工艺,布满了二龙戏珠、双凤戏牡丹等图案,在每个翘角的部位也分别置有垂花柱,造型比较别致。另外在阑额、平枋、立枋上分别雕刻出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仙人走兽、香鼎宝器、凤飞云天等一组组图案。在阑额的两端分别装饰有浮雕的狮子头像。在两际檐下斗栱与斗栱之间的封护部分绘制有彩画,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主要以民间流传的题材为主。
在寝殿的西边,还有一座单檐硬山顶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架椽,灰瓦屋面,结构比较简单。在其两侧还保留有一个道院,院内保存下来有东厢房四间、北房五间和西房二间,屋顶以硬山式为主,灰瓦屋面,梁架的构造也比较简单,檐下无斗栱和其它雕饰。在寝殿内靠西的地方竖有《历代名医之图》碑石一通,上面记载了从三皇五帝、周、秦、两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一直到宋、金时期的名医。另外还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的《重修压火楼并享殿碑记》一通。上述两通碑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韩城古城区保存下来的庙宇数量比较多,主要是以祭祀众神的祠庙及道观居多,而佛寺的数量相对比较少。那么现保留下来的“营庙”,在当时是做什么用途,一般认为最初是守护城池将士的兵营,分别位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其中东、西、南、北四座营庙位于在四个城门附近,而中营庙则靠近邑署,到了元代在各个营庙内均建有关帝庙,“营”就变成了“营庙”,所以现在一点也看不出了当时兵营的任何痕迹,从现存建筑的布局来看,无疑应该是祭神的祠庙,特别是东营庙的大门上还保留着“关圣庙”的题记,足可以说明这一问题。但是为什么人们还是称其为东营庙,而不是关帝庙,推测当初创建时应该和关帝庙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后来根据某种需要在营内建起了关帝庙而已。
关于“营庙”的建制,按保存至今的“东营”和“北营”两座庙宇来说,还应当有“西营”和“南营”,根据“五营”之说,那么除过上述四个营庙外,还应该有“中营”。可是如今均已不复存在,究竟毁于何时,也不见有任何的记载。
韩城的古城始建于隋代,而到了元代在各营内又分别设立关帝庙,以祭祀关圣帝君,旨在以祈求关公武圣保佑城池的安全,体现出了人神共治的思想文化,这种建筑格局是韩城古城所特有的。东营庙与北营庙的布局不一样,东营庙坐东向西,而北营庙坐北面南,建筑的规模、建筑的形式及风格也不相同,还有就是北营庙里建有戏楼,而东营庙里则没有。但东营庙祭祀的诸神,各自划分出了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如:东西走向的关帝庙和南北走向的三公庙。而北营庙则没有这种情况,主要建筑均分布在南北轴线上。这两座庙所相同的地方,就是为了增加殿内的使用空间,均采用了勾连搭的形式,即将几座殿堂连接在一起。东营庙将过殿和寝殿连在一起,由于建筑本身的构造比较简单,所以整体立面形象变化不大。而北营庙则是将过殿、享殿和寝殿三座殿堂连在一起,既省去了部分木装修的门、窗,又扩大内部使用的空间,同时又给立面形象增加了层次感,从建筑的形式上来看,为卷棚—硬山—歇山,从建筑的体量上来看,也就是由轻到重,即由低到高,这就好似一首乐曲,从开始的低潮一直发展到高潮,最后再到结束,所以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里边无不隐含着很深的哲理。
无论是东营庙,还是北营庙,均集浮雕、透雕、绘画等装饰于一体,虽单体建筑的体量均不大,但是庙内的整体格局保存基本完好,殿堂构造的处理也比较独特,因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现在东营庙隶属于韩城三庙景点(博物馆)之一,已正式对外开放;北营庙则归属于韩城市金城文管所管理,也已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