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凤县于今年3月启动了领导干部下基层“扶贫托底工程”,将用3年时间,采取“三扶、四帮、五送”等措施,通过实施“一帮一”精准扶贫,向贫困宣战,加快幸福凤县建设,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托底,谓之有底,有依托。
今年以来,凤县通过大力开展整村推进、移民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等扶贫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彻底告别贫困,在这场扶贫工程“战役”中,凤县县委、县政府的“托底”,让老百姓有了依靠。截至目前,全县实现了3769名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年脱贫任务3700人的101.9%。
在举全县之力进行的这场扶贫“大考”中,凤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扶贫之路。
瞄准贫困,力求精准扶贫
家住双石铺镇阴湾村三组的刘虎,今年38岁,正值壮年的他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媳妇离家出走,留下了幼子和常年患病的老母亲,一家人住在山上的老房子里。县上扶贫托底工程启动后,阴湾村成了县扶贫办包扶的贫困村,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政府为刘家解决了安全住房,并计划在明年帮其发展核桃栽植,发展产业,力争实现扶贫脱困。现在,刘家正准备搬迁入住新房,开始新的生活。
像刘家一样在扶贫托底工程中受益的老百姓不在少数。据了解,在凤县启动的扶贫托底工程中,全县33名县级领导每人联系1个镇、包抓1个贫困村、包扶2户特困户;50个县级部门帮扶全县50个贫困村;54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54名企业负责人“一对一”帮扶全县630户特困户。计划从今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采取“三扶、四帮、五送”(即创业扶贫、就业扶贫、救济兜底扶贫,帮就学、帮就业、帮安居、帮脱贫,送科技、送项目、送信息、送资金、送政策),因村因户施策,使帮扶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0%以上;使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使特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这一托底“暖政”,让全县的老百姓对幸福生活有了奔头。
多措并举,践行群众路线
真正沉下去,有“温度”的扶贫托底,也是更好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
凤县双石铺镇东山村三组的村民至今仍记得今年6月9日这一天,县委常委会开到了他们村的一棵大槐树下,专题研究扶贫工作。因为他们村在一座山上,全村5个村民小组分散在5个坡面。全村147户512人中,有122人享受低保,还有56户140人被确定为省级贫困人口,年纯收入不到3900元,其中45户110人还属于国家级贫困人口。这一次的县委常委会让他们村成了扶贫“首站”,也成了县委书记张校平的扶贫对象。
会上,县委书记张校平提出,要集中人力财力资金,整合资金政策整村推进,每年由县财政拿出500万元,重点扶持2到3个村子。
紧接着,全县上下行动起来。
家住凤州镇苍坪村的马应清,今年64岁,双目失明的他独自住在一间土房里。近年来,村子里陆续实施了移民搬迁,但像马应清这种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虽有政府各种建房补贴,但靠低保维持生活的他修房却仍困难重重。今年,在解决农村“三无户”住房活动中,考虑到马应清的实际情况,村支书带头,4名村干部共筹集5万元垫付给工队开工建房。11月中旬,新房竣工,而马应清没花一分钱。
这是凤县实施“三无户”移民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改善特殊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解决好全县农村“三无户”安全住房问题,凤县对下达的2014~2015年221户农村“三无户”移民搬迁工作任务进行分解。2014年110户在9月底前全部动工,截至11月底,主体已全部完工,其中已经入住16户。2015年111户中,主体完工85户,其中已经入住7户,正在修建当中8户,计划明年3月底前动工18户。
创新思路 做好产业扶贫
11月7日,立冬,天气严寒,县政府办28名党员干部来到“扶贫托底”帮扶村平木镇西山村,在县花椒果业局果树专家的指导下,与村干部、村民展开了核桃建园大会战。一天时间共为村民栽植了8亩矮化核桃苗260余株。
西山村是县长郑维国的扶贫联系村,该村百亩核桃园是县政府办为村民脱贫致富所筹划的一个重点项目,采用“经费挤一点、干部捐一点、群众拿一点”的方式,42名干部每人捐款200元,协调资金6260元,花费2.2万元为村民购买了3650株矮化核桃苗,建设标准化核桃园110亩,以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这也只是凤县“依托产业搞扶贫、通过扶贫促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树立一面旗、带动一大片”的扶贫富民效应在凤县一对一、点对点扶贫举措中效果凸显。在这场扶贫托底“战役”中,凤县县委、县政府深化对贫困山区实情的认识,转变思路、创新扶贫方式,变“救济式”扶贫为培育支柱产业、增强“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依靠扶持,自己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创新扶贫机制,引导社会参与,形成人人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形成社会正能量。自扶贫托底工程启动以来,呈现出县级领导普遍重视、牵头单位发挥作用、县级部门行动积极、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贫困人口受到关爱等特点。
扶贫托底见成效,发展正未有穷时。截至目前,50个县级部门进村开展工作330余次,确定帮扶项目138个,协调捐助资金596.69万元;54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和54名企业负责人入户走访、开展送温暖、送生产资料等活动1676人次,捐资捐物折资23.5万元。帮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特贫困户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提高。(记者 张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