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曾几何时,陕西省作为科技资源大省,每年科技成果产出量居全国前列,但科技成果转化“墙里开花墙外红”的现象比较突出。随着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不断深化,制约科研成果转化的“壁垒”问题正逐渐破解。
近年来,全省每年技术合同交易额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大大提升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外省成果在陕落地。截至12月19日,全省技术合同交易25731份,金额629.26亿元。其中,吸纳本省技术合同10927份,金额182.43亿元;吸纳外省技术合同2791份,金额79.33亿元。
搭建平台,让科研和市场及时对接
科研与企业脱节,是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陕西省通过搭建各种对接平台,为企业解决发展中动力不足难题的同时,也让科研面向市场,推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产业化。
12月9日,在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东西部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转让合作促进大会上,咸阳市科技局发布了全市产业发展技术提升与项目需求以及企业技术难题,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和陕西中医学院面向咸阳市产业与技术需求推介了相应的科技成果。虽然推介是面向咸阳市企业,但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吸引了300多家省内外商会和企业参加,并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高校是陕西省科研成果产出的核心力量。为促进高校科研和市场对接,发挥高校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陕西省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自2005年起,依托省内相关高校,陕西省先后组建成立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等6家工研院,发挥集成创新优势,组织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培育孵化科技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撑重点产业发展。截至目前,6家工研院已累计实施产业化项目117项,培育孵化科技企业153家。西安交通大学把近几年取得的30多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000多项发明专利以及500余项可转化科研成果全部投入与西咸新区共建的科技创新港,面向社会开放,用于高新企业的培育和规模企业的技术供给。
突出中试,使科研和生产有效衔接
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要经过中试,才能实现产业化。然而中试环节需要大量的技术集成和资金投入,企业和科技人员都没有积极性,导致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为此,陕西省以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为导向,抓住中试这个关键环节,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就地转化。
在多年的发展中,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建立了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22个科研及中试平台,遴选成熟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验证,使科研与生产之间建立了有效衔接。大量有效的中试活动,使得西北有色院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应用率在80%以上,在钛及钛合金材料、超导材料和稀有金属材料三个高技术领域,实现了一项成果转化一个产业。
对中试环节的投入,还将随着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的推进不断加大。围绕汽车、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九大产业,陕西省将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中试专项,建设20个省级科技成果中试基地,促进符合陕西省结构调整方向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
金融助力,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几年前,西北大学孙文基教授团队研制的黄疸型肝炎特效药成果,被东北一家制药厂买走的事情,至今让很多省上领导提起来仍唏嘘不已。据孙文基教授介绍,该药物以秦岭特有的秦韭为原材料,具有单一化合物、单一成分等多项显著优势。然而,在成果出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团队多次与陕西省企业联系,均以新药风险太大为由拒绝投资。
科研成果产业化中的高风险和融资难是制约科研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陕西省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多种措施,促进科技和金融有效结合,打通科研成果和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财政拨款的累计额达到5亿元,带动社会资金超过40亿元,支持在陕西省实施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陕西省还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科技保险风险补偿机制,由财政补贴资金,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风险埋单。
随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持续推进,一个个科研成果快速在省内落地开花,省外的优秀科技成果也不断在陕落地。12月中旬,西安浩海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约,一项中国海洋大学拥有专利的世界先进的水渗透技术将服务于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