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榆林亮点工作新闻

2014-12-25 8:55:00  来源: 三秦都市报 - 三秦网   进入论坛

1、榆林科技创新成果璀璨夺目,助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今年以来,榆林市按照“创新引领、主动转型”发展战略,开展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市建设工作,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大学产学研合作联盟,组织实施了一批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重新修订园区总体规划,推进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帮助50余家科技型企业建立了企业研发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建成投运全市第一家区外重点实验室——榆林市沙漠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修复惠民工程”等项目获国家科技惠民计划支持,为榆林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省市共同计划,下一步在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建成国家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国家区域科技服务业试点,将榆林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2、经济下行“危”中有“机”,倒逼榆林加大煤转化力度,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从2011年,煤炭价格开始下降,煤炭生产已经由暴利变成了微利甚至是亏损,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了倒逼机制,催生了一批转化项目。在过去两三年里,煤化工、煤电等资源转化项目,榆林投下了超过4000亿的资金。“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在经济下行压力大,能源价格下降幅度大的时候,恰恰是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经济触底反弹的最好时期。据统计,这期间榆林在建和建成的超过百亿的转化项目有10个,投资者既包括神华、国电、陕西有色、延长石油等央企和地方国企,也有北元化工这样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些项目的投资超过了3000亿元。特别是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公司,建立了全国最先进的煤化工生产线——利用原煤和天然气搞煤化工,在全世界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条。

3、有一种蓝叫“榆林蓝”,榆林蓝天羡煞被雾霾围困的城市。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而在榆林,市民们一年四季随时都能享受到地地道道的“榆林蓝”。 2006年,榆林启动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实施“蓝天、碧水、宁静、清洁”四大工程,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全市淘汰了大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企业普遍建成脱硫和除尘设施,粉尘排放量明显下降;严格监测机动车排气,扩大城区绿化面积。今年以来,随着《榆林市“治污降尘·保卫蓝天”行动计划(2014—2017年)》、《榆林市“治污降尘·保卫蓝天”2014年工作方案》等工作计划的实施,榆林的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11月20日,榆林城区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99天,同比增加18天,其中一级以上天数85天,“榆林蓝”已经成为榆林的城市新名片。

4、榆林“百亿教育工程”让娃娃上学不再难,城区孩子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近入学。2011年6月,榆林市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榆林要在陕西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此,市政府把城区学校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了“百亿教育强市工程”。规划“十二五”期间,在榆林城区实际新建、改扩建45所中小学、幼儿园,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2224.64亩,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将新增学位62520个,投资总额逾百亿元。截止目前,规划建设的45个项目中已建成投用34个,其中新建学校28所,改扩建学校6所。新建的学校均按照或高于省级标准化学校的建设要求配齐了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去年以来,在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榆林市仍然本着“力度不变,投资不减”的原则,优先保证学校建设资金,城区学校建设项目已成为榆林市近年来财政投资最大、集中建设数量最多、建设进度最快、直接受益面最广的一项民生工程。

5、榆林小城旧貌换新颜,打通断头路让城区路宽车畅,多个公园相继建成,成为具有现代城市品位的新城。2011年起,榆林市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城市建设目标,以加快道路桥梁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为重点,累计投资101亿多元,打通“断头路”13条,修通主、次道路共51条、78.3公里。榆林中心城区建设进入快车道,一条条大路、一座座大桥横穿纵贯榆林城区,不仅大大缓解了榆林城区交通压力,而且完善了红山与西沙、东沙与南郊、西沙与高新区之间的路网体系,拉大了榆林中心城区框架。今年,榆溪河滨河公园、东沙生态公园已向市民开放,大墩梁森林公园、三岔湾湿地公园、红石峡生态公园等也将计划陆续投入建设。榆林城市功能更趋完善,城市品位极大提升,城区群众居住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6、大漠农业让榆林成为陕西“第二粮仓”,高产创建居陕西第一。榆林为杂粮、杂豆、杂果、薯类和红枣等农产品优生区,是陕西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小杂粮生产基地,省内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近年来,全市不断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工作,把建设“陕西一流、全国知名”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同等定位。目前,榆林已成为我国春玉米高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及全国小杂粮样板区;绿豆、荞麦、马铃薯等18项特色农业产业规模、产量居全省第一;六大类作物共创全国马铃薯单产最高纪录、全国千亩玉米超吨产纪录等39项全国高产纪录。建成国家及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4家,发展“家庭农牧场”26750个。去年,全市7大特色产业规模覆盖面积达到80%以上,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丰”。

7、榆林治沙再奏强音,“五年绿化行动”增色美丽榆林。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构筑大漠绿色生态屏障,“十二五”期间,榆林持续推进十大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新建“五个百万亩”基地。2012年起,全市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在植绿行动期间,北部沙区全面治理,南部荒山基本绿化,榆林从城区到乡村的绿色主框架基本形成,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30.7%提高到33%。据省气象部门遥感资料监测结果,2013年度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度与2011年相比,提高了4.54%。为了持续加快推进造林绿化步伐,实现生态人居环境优美、森林生态体系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塞上生态名市”目标,榆林市决定继续开展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计划未来五年,总投资108亿元,全市造林250万亩,到2020年,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4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6%以上。

8、文艺精品创作推动文化大繁荣,榆林取得下一届陕西文化艺术节承办权。今年,榆林市大力实施精品创作。排演了《陕北歌谣》、《大漠红柳》、《我的三十里铺》、《蒙汉游击队》、《杨家城传奇》、《大顺长歌》、《书匠》等7部大型剧目,并赴西安参加第七届艺术节。《大漠红柳》在西安上演多场,作为我省参演剧目,著名作家、评论家、文化学者肖云儒、高建群观摩演出后给予高度评价。此外,电视剧《五月花开》荣获陕西“五个一工程”奖,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作为“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文化周”开幕式演出。由榆林文旅公司主办的“歌从陕北来”民歌音乐会在西安成功上演,并邀请有关专家为“歌从陕北来”“把脉会诊”,进一步探索陕北民歌驻场、巡演等市场化路径,使演出品牌走向全国。榆林市取得了2017年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承办权。今后,榆林每年都将投入资金扶持文化精品项目,推动全市文化繁荣发展。

9、大型工业园区雨后春笋般崛起,世界级能化基地建设不断提速。按照“煤向电、煤电向载能工业品、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思路,十年来,榆林市已批复建设工业园区22个,锦界工业园区、靖边工业园区、麻黄梁工业园区等已从茫茫荒原上建成一个个大型深加工项目,美国陶氏、中石油、中石化、兖矿、陕煤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园区,一批煤电一体化、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醋酸、煤盐化工对接等重大产业项目都已投入生产,产业园区已成为重点项目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建成了陕西第一个60万吨煤制甲醇、全国最大的110万吨/年聚氯乙烯和亚洲最大的超临界煤电一体化项目,全球单体范围最大的煤化工项目——神华陶氏项目落地清水工业园,形成了煤电、煤化工、盐化工及建材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建设为榆林经济注入强大动力,榆林已成为我国第一产能大市,正在向世界级能源化工基地进军。

10、被誉为“煤中细粮”的榆林煤不断开拓市场,加快兰炭科技转化,全力打造“清洁煤都”。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和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催生了洁净煤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高效燃煤电厂的建设使用。榆林煤炭大多是侏罗纪煤,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即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市长陆治原赞誉榆林煤炭为“煤中之王”、“煤中细粮”。今年,榆林“洁净兰炭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验收;“新型粉煤低温干馏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科技项目也落地榆林。下一步,榆林将抓好兰炭产业的科技攻关,探索面煤制兰炭的工业化路径,推进榆林兰炭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榆林煤分级分质利用,推进煤炭的清洁生产,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寻求解决榆林煤炭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努力将榆林打造成我国的“清洁煤都”。

11、榆林北部长城沿线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形成千里“风”“光”塞北新能源“长城”。近年来,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能产业在榆林快速崛起,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同台竞技”。2013年,靖边建成全省首个“百万千瓦新能源示范县”,榆林跨入全国风电百万装机行列,定边全国首个分散式风电场运行良好,受到国家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今年,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并网装机达到125万千瓦,榆林市入选国家第一批新能源示范创建城市。根据国家定位,榆林将重点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建设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分散式风电应用等工程,充分利用沙漠化土地、煤矿塌陷区建设光伏电站,在工业园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积极开展分散式风电应用,探索建立太阳能热发电应用示范。到2015年,全市替代能源量达到48万吨标准煤/年,届时长城沿线将布满现代“风”“光”产业。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