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做鸡毛毽子帮我幺儿治肾病”,86岁的陈玉珍在春熙路被人拍了照片发布在网上,生意一下子火了。昨天一天就卖出了近200个鸡毛毽子,挣到了2000多元钱。
从昨日早上8点开始,陈婆婆在春熙路过街天桥的角落里坐了一天,只有中午去对面的包子店买了一个两元钱的包子吃。她的牙掉得只剩几颗了,眼睛红肿得无法完全睁开。有人跟她说话时,要反复几遍,婆婆才能听得清楚。陈婆婆说,自己忙得满身冒汗,但一点也不累。坐在台阶上也不凉,因为自己捡了一块泡沫垫着。
她的家人告诉记者,婆婆凌晨4点起来做毽子,早上8点就去春熙路卖,下午5点才回家。陈婆婆做毽子最难的是缝针那一步,因为老人只要长时间盯着一处,就会不断流泪。但是陈婆婆说,自己做得,也必须要做,因为儿子治病的钱要靠自己去赚。
一名30多岁的男子来到婆婆身边,掏出数百元,买下了十个鸡毛毽子的同时,给婆婆递上一个暖手袋。男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自己是从朋友的微信上看到婆婆的情况。下午是专门开车从自己家中赶到春熙路,找到婆婆来买鸡毛毽子的。一个多小时后,几十个毽子被抢购一空。尽管已经买不到毽子了,还有不少人到陈婆婆身边,放上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钱,有人直接说:“给你儿子治病。”陈婆婆开心地说:“今天的鸡毛毽儿卖得好好哦,好多人来买,都晓得我幺儿生病了,想买了鸡毛毽儿帮我给儿子治肾病。”
下午5时许,陈婆婆开始收摊。记者提出想要和陈婆婆一起回家看看。陈婆婆显得犹豫,“我儿子不愿意别人去看他,他不愿意别人帮助。”但对于儿子为何不愿意有人提供帮助的原因,陈婆婆有些疑惑地说:“我也不晓得。”
经过反复沟通后,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了陈婆婆位于望福街的家中。
爱成误会
之毽子婆婆
陈婆婆耳朵背,不识字,却坚守着一个从未动摇的信念:只有不断卖毽子,才能救儿子。
尽管,医保和儿孙的收入根本无需她如此奔波。
这是一个关于观念的误会
患病儿子:治病有医保,我妈非要救我
53岁的刘中顺,就是陈玉珍口中的“幺儿”。记者在刘先生家中看到了医院诊断证明和缴费清单。2013年12月,他被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肾衰竭晚期,也就是尿毒症。刘中顺说:“治病有医保,没那么恼火,但我妈非要救我。”
说起不愿接受别人帮助的原因,刘中顺的妻子李女士表示,刘中顺的医保是从2012年12月开始交的,在确诊病情时,刚好交满一年,可以使用。刘先生每周透析两次,每3个月花掉医药费两万多元。但是医保可报销,实际上每3个月,家庭只需要支付3000多元。再加上李女士做保洁每个月1170元的工资,和两个孩子每月挣的工资,家庭经济已不那么困难了。
李女士说:“我妈是个要强和善良的人,我们一直跟她说,有社保,靠着我和我儿子、女儿的工资完全可以过得出来。但是我妈不听我们说的,还是依然去春熙路卖毽子。“比我们过得差的还有很多,我们一家勉强还能过得走,这些钱应该给更需要的人”,李女士表示。
医保,她不懂 爱子,她很棒
李女士当着记者的面,大声对着耳聋的陈婆婆说:“你儿子有社保,没得事;没社保的话,才会死。”可是陈玉珍对于儿媳的前半句话似乎并没听懂,只在听到“会死”两个字时,才抬起头来,眼角挂着泪。陈玉珍望着幺儿大声说:“我做鸡毛毽儿救我幺儿,我幺儿就不会死。”李女士小声对记者说:“你看,这就又怄到了。反复给她说了多少遍了,她听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