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为了摸清当前农业转移人口的特征分布、心理偏好以及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为陕西省“十三五”时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寻找到方向和思路,提出符合我省省情的目标和措施,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在西安灞桥区、西安雁塔区、西安临潼区、咸阳秦都区、咸阳渭城区、咸阳礼泉县、咸阳兴平市、汉中汉台区、汉中南郑县、汉中勉县、渭南临渭区、宝鸡渭滨区、宝鸡金台区、宝鸡凤翔县以及宝鸡扶风县等15个农业转移人口分布比较密集的区县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餐饮业、服务业、纺织业、建筑业和制造业从事相关工作的目标人群发放专题调查问卷425份,收回有效问卷424份,调研发现,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亟须迈过六道槛。
居无定所,住房问题难解决
住房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农民工普遍存在住房难的问题。本次调查,在问及“您进城后遇到的排在前三位的困难”时,在396份有效问卷中,有212份(53.54%)回答“没有住房”是最大困难的。另外,还有26份(6.57%)、23份(5.81%)分别将“没有住房”作为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困难。在问及“您认为融入城市的主要困难”时,57.9%的人将“居无定所,住房问题难解决”作为主要困难之一。
城市普通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大部分经济收入水平低的农民工无力购买。本次调查显示,“自己买房”的只占10.68%。
调查结果显示,租房是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但农民工租房也面临租房难、租房贵的问题。随着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拆迁,适合农民工居住的房源越来越少,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越来越远,房租价格越来越高,使低收入的农民工越来越难以承受。
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窄,绝大多数农民工不能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为解决农民工住房困难,2013年国务院已经明确要求,地级以上城市要把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但是受政府财力、保障房建设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只有部分农民工才能享受到部分城镇住房保障。目前,城镇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限价商品房。但向农民工开放的主要只有公租房。而公租房房源有限,申请条件苛刻,手续繁琐,又使不少农民工不具备条件被拒之门外,或手续办理繁琐耗时而望洋兴叹。
经济收入低 生活成本高
农民工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明显偏低。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农民工人均年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45.63%,农民工人均年消费支出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52.12%。在问及“进城后遇到的最大困难、其次困难和第三位困难,分别是什么”时,52人(13.13%)将“经济收入低,生活成本高”作为最大困难,188人(47.47%)将“经济收入低,生活成本高”作为第二位的困难,还有130人(32.83%)将“经济收入低,生活成本高”作为第三位的困难。在问及“您认为融入城市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时,“生活成本太高”选择率最高,275人(66.9%)选择了该选项。
农民工经济收入偏低,很大程度上,又源于农民工的就业行业分布的局限。农民工就业相对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批发及其他服务业。而这些行业恰恰是工资水平较低的行业。在调查的农民工中,在建筑业就业的比重为27.98%,在加工制造业就业的比重为24.57%,在住宿和餐饮业就业的比重为14.6%,在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就业的比重为13.63%。这四大行业集中了80.78%的农民工。根据2013年各行业平均工资数据,就业人员工资,各行业的平均工资为45676元;除农林牧渔业外,最低的是住宿和餐饮业为32236元,排在倒数第二的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为36868元,排在倒数第三的是建筑业为40338元,制造业倒数第五为42911元。可见,农民工集中的行业都是工资水平最低的行业。与人均年薪最高的金融业99659元,差距悬殊。
正因为如此,在本次调查,问及“您在城里找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难”,回答“工作报酬太低”的比重为61.18%。可见,六成以上的农民工认为工资太低。
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依然存在
近年来,陕西各地市采取了系列措施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使进城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子女上学难仍然是进城农民工感触最深、诉求最强的问题之一。本次调查,在问及“您认为您与市民的主要区别在于什么?”时,回答“子女上学难”的比重为40.48%,是仅次于“经济状况”(48.67%)和“居住等生活条件”(46.02%)后的第三位主要区别。在问及“您认为融入城市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时,回答“子女上学难”的比重为43.8%,也是仅次于“生活成本太高”(66.9%)和“居无定所,住房问题难解决”(57.9%)之后的第三位主要困难。可见,从不同角度对农民工的调查,所获取的有关农民工认知、需求的信息,基本是一致的。
城市教育资源不足,公立学校现有的办学规模,难以接纳所有的农民工适龄子女入学。例如,据新城区教育局反映,新城区以往每年通过教育局接受安排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100人左右,但2014年却增加到1000人左右(不包括相关学校直接接受的)。在现有城市教育资源原本就有限的情况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激增,使一些学校学生超员,老师教学压力增大,影响教学质量。此外,由于学校经费按照地域划拨,担心农民工子女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较差,影响学校教学质量,一些学校不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
一些办学质量较好的民办学校,收费普遍较高。例如,经核定的省管7所民办中小学校的学费标准为,高中每生每学期5500元-9000元,初中4500元-8000元,小学4000元-5500元。如此高昂的收费,大多数农民工无法承受。
本次调查对子女不在身边的农民工,问及“不把子女带在身边的原因”,回答“入学困难”的比重为33.33%,回答“学费太贵”的比重为42.18%。上学难、上学贵依然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巨大障碍。
社会交往范围窄,人际网络支持弱
虽然农民工社会交往的对象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很少与城市市民交往、沟通,社会关系难以融入城市。在本次调查,问及“您与城市人交往情况”时,回答“很少来往”和“几乎没有来往”的比重共占67.73%。问及“平时与您交往的朋友中大部分是”,回答“一起出来打工的老乡”和“在城市结识的打工朋友”的比重共占88.62%。可见,由于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的不同,绝大多数农民与城市人没有交往,更难以与城市人结交为朋友。即使农民工社会交往对象、社会关系有拓展,更多的也只是与自身有共同处境的农民工。因而,在生活工作中难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
在问及“您在城里找工作遇到主要困难”时,回答“没有人帮忙”的比重占36.71%;回答“不知道哪里需要民工”的比重占21.41%。
由于社会交往范围窄,也由于农民社会组织欠发展,农民工遇到困难时,大多数只能求助于同乡和亲戚,或者只能靠自己硬撑。在问及“当您在经济上或生活上遇到麻烦、或遇到其他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您会求助于”,回答“求助于同乡或打工朋友”和“求助于亲戚”的比重共计占64.94%;回答“自己解决”的比重占22.12%。缺乏社会网络的有力支持,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在城里创业的勇气和信心。在本次调查,问及“如果您在城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的话您会怎么做”,回答“找一份差一点的工作”和“返回农村”的比重共占55.18%,而回答“在城里创业”的比重只有29.64%。
权利保障没有落实,农民工难以享受城市居民福利
虽然用人单位加大了对农民工权利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多的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各种类型的社会保险。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仍有37.25%的农民工没有办理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其权利保障处于真空状况。同时,已办理社会保险的农民工中,不少农民工所涉及的保险项目并不全面。同时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计划生育、失业保险农民工,只占22.54%。同时办理了3个社会保险项目的农民工,也只占48.25%。35.56%的农民工只是办理了其中的一个项目。
究其根源在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由于收入来源不稳定,水平较低,在负担自身开支和养家费用后,再缴纳社会保险费有一定困难。同时,由于农民工流动性相对较大,城乡社会保险间跨制度转移办法尚未出台,影响了农民工参保积极性。另外,有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识较为淡薄,调查显示,7.5%的农民工还不知道如何办理社会保险。此外,个别企业为减少成本,违反《社会保险法》,不给农民工参保或以派遣用工的形式逃避参保义务。
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从文化程度看,根据本次调查,6.13%的农民工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40.33%为初中文化程度。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2.78%,大专文化程度的占17.45%,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占3.30%。近一半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
从职业技能看,由于对专业技能培训的认识不足,或由于不愿意或无力支付培训费用等原因,43.71%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而政府组织培训的覆盖面又太窄,只有5.70%农民工参加过由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主要是参加单位较简单的岗前培训。只有10.45%的农民工,有意识、有目的自己掏钱培训。半数以上(58.35%)的农民工没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农民工自身也深感文化程度低和缺乏专业技能对其就业的限制和不利。在问及“您在城里找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难”时,回答“没有技术或技术不对口”的比重为48.24%,回答“个人文化水平太低”的比重为44.47%。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术,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