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原标题:华语电视剧抱团走出去
熊慕零
最近编剧界最火的新闻,莫过于琼瑶告于正了。前者认为后者涉嫌抄袭,而后者认为只是“借鉴”。而百名编剧对琼瑶的声援,更凸显出业界共识:编剧不能奉行粗暴的“拿来主义”,唯有自主创新,才是正道。
“国剧梦——首届两岸三地编剧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华语电视圈的编剧们,就如何创作出既有艺术水准、又能卖出好价钱的作品,如何让电视剧传承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走出去”,进行了深入探讨。
电视剧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在大陆,虽说打开电视机看电视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很多家庭的电视好几天都不打开一次,但电视观众的绝对数量仍是很可观的,市场需求仍然不小。因此,编剧的供给非但不可或缺,还得在定位上更加精准、结构上更加合理。
前不久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要求: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要想达到这个要求,对编剧的要求更加高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表示,对于两岸三地来说,文化传承和文化基因是华语剧能在世界各地华人圈中有影响的重要原因。
两岸三地的编剧们都承认亲情友情爱情、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等,是所有受欢迎的电视剧所共通的。大陆观众过去爱看的港台剧,比如《霍元甲》《包青天》《戏说乾隆》等,其中没有台湾和大陆的差别、香港和内地的差别,而对亲情的歌颂、对英雄的崇拜、对正义的呼唤在三地都一样。
所以,尽管社会现实不同,但是都面临着同样的文化传承和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重任。让国剧质量提升、有更多观众更大影响,是两岸三地电视剧从业者的共同心愿。
大陆电视剧市场,
在两岸三地中最有生机与活力
在大陆,由于明年适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将有50余部抗战剧扎堆荧屏,“横店战役”将继续打响。再加上一直火热的宫斗剧、家庭剧,还有不成气候的言情偶像剧,如何摆脱扎堆和同质化问题,是大陆编剧亟须突破的瓶颈。
在香港,由于地方小,每年戏剧节目的供应量是有数的,大概只有520多个小时。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也就是不少内地电视剧迷熟知的TVB,近年来推出的电视剧,比起黄金时代,已经有所退步。但TVB制作部节目发展分部总监彭济材表示,扎根生活,坚持立足正面的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在娱乐大众之外,一定要传达正面信息。
据台湾编剧陈文贵介绍,目前台湾只有两种剧:讲闽南话的本土剧和讲国语的偶像剧。近年来,像《包青天》《还珠格格》这样过去的输出成绩很好的剧没有了。同时两岸三地的交流越来越少,当初像港剧《楚留香》《上海滩》在台湾广为流行,大陆的《雍正王朝》《武则天》《宰相刘罗锅》也曾深深影响过台湾,现在都没有了。
三地各有各的问题,不过也有一点共识,就是大陆的电视剧市场,在两岸三地中,仍是最有生机与活力的。市场规模和资本投入的差异,造就了大陆市场的一枝独秀。
近年多在大陆拍戏的台湾演员张静懿就曾表示,台湾电视剧每集成本大约只有20万元,而大陆一套时装剧的制作成本在6000万元左右,平均30集,每集成本也有200万元。大型历史古装剧成本更令人咋舌,如《楚汉传奇》,50多集,制作成本高达1亿元。
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创会理事长汪威江指出,两岸目前都只着眼于内需的市场。事实上,大陆编剧在生活剧和古装剧领域非常擅长,香港编剧熟悉商战,台湾编剧则在情感处理上比较细腻,三地可以互补,整合资源,携手共创华人世界的优秀剧目,点燃传承的火种。
把“你我他”变成“我们”,
就能写出走向世界的国剧
抱团发展,是华语电视剧勇闯天涯的必备良方;合拍片,则是两岸三地电视剧合作的主流产品。但是,过去的合拍鲜有成功。如何让题材共振,成为三地共同面对的难题。
以流行的“接地气”这一说法为例,不少港台编剧感觉很迷惑。三地不同的地域文化、政治经济环境让大家感到,一部剧要接不同地方的地气非常困难。台湾编剧吴至伟就说,自己一直受到“接地气”困惑,来大陆多年,写的多是年代剧和古装剧,也是因为受时装剧“接地气”解决不好的困扰。
来内地11年、写过《我本善良》的香港编剧陈宝华说,她3年前的作品《婆婆来了》,很多人看了都不相信是她写的,“把‘你我他’变成‘我们’,发挥三地优势,我们就肯定能写出走向世界的国剧。”
总之,三地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不管什么样的经济语境和政治语境,深入到文化深处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是可以找到共同话题的。因此,如何在大家的共同文化记忆中,提取合理化因子,构建成剧,从而走向世界,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