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 (刘小春 记者 黄艳) 走进洋县城东有机产业园区,宽敞的柏油路笔直通畅,高大的厂房鳞次栉比,招引的志建药业、有机黄酒等9家有机生产企业入驻园区。年产万吨有机黑米酒生产线、万吨有机红薯系列产品生产线、2000吨有机魔芋食品生产线已投产运营,一个现代化有机产业园区的雏形基本确立。这仅是该县有机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立足良好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有机产业,有机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县有机产业总产值已达到7.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享有“朱鹮之乡”美誉的洋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5.5%,生物多样性尤为突出,被誉为“中国的肺脏”和“世界天然物种基因库”,为发展有机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县委、县政府坚定“生态立县、循环发展”理念,在国家认证委的帮助支持下,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科技支撑、龙头带动、政策扶持、规范运作、打造品牌、扩大宣传”32字方针,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原来的每年30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出台《有机产品认证及肥料采购补贴管理办法》和《有机产业园区企业入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落实“基地环境检测费县财政全额出资,产品认证及年度评审费县财政补助60%”的补贴政策,捆绑项目资金,使生产要素向有机产业聚集倾斜,形成了强大推动合力。
有机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基地。该县严格执行《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积极推行“公司化”和“合作制”两种主要经营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县上紧扣《产业规划》的实施,以基地建设为重点,突出特色,在有机五彩米、果品、中药材等骨干产品上实现了面积扩张;在食用油、薯类、黄酒等深加工产品上实现新突破。围绕“菜、果、药、畜、米”等优势产业,共发展有机生产企业20多户,产量达5.86万吨。
不断完善有机产业发展监督机制,切实保障产品质量。组建了县级有机产业监控大队,明确职责职能,健全县、镇、村三级有机产业监控网络,设立有机农资经营网点,对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经营网点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实行常态化监管。县有机办加强对有机生产企业的检查指导,大力推行“公司化”和“合作制”两种经营模式,严格执行有机生产标准,建立“不合规产品退出认证机制”,果断淘汰单户生产经营等不适宜有机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和低质产品,推进有机产品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强化监管、诚信、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了有机产品良好的质量和市场信誉。
为推进市场化运作、集群化发展,发挥产业聚集效应,该县计划建设总投资21.8亿元的集有机产品加工、物流、科研、信息一体化的有机产业园区,目前已收储土地2020亩,完成园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亿元。有机黄酒、有机魔芋食品加工等7户大型企业先后入驻开工建设,部分生产线已投产运营。园区聚集功能日益增强,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随着洋县被国家认监委确定为“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该县有机产业的后续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有机认证基地由2010年的7大类28种5200亩,扩大到现在的13大类65种10万亩以上。“朱鹮 牌”有机产品的营销市场逐步拓宽,朱鹮牌五彩米已通过陕西省知名品牌评审,红薯粉条、香菇、木耳等产品畅销东南沿海市场。有机黑米酒远销港澳台地区,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