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 蒋芳 蔡玉高)“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13日举行的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南京市77名青少年代表用饱含热情的声音深情朗诵了一首《和平宣言》。
“这是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和平宣言》,是第13份为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而作的《和平宣言》,也是第一次采用诗经体写作的《和平宣言》。”74岁的作者、南京市作协顾问冯亦同说,之所以采用诗经体写作,意在用先贤智慧表达时代主题,将悲壮的历史追溯、庄严的和平祈愿,浓缩于240字的宣言中。
创作《和平宣言》对冯亦同来说并非第一次,自2002年起他已应邀执笔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国际和平集会撰写了五次《和平宣言》,均是以散文体撰写。谈及这次《和平宣言》的创作经过,冯亦同表示,虽然此前曾多次撰稿和平宣言,并担任民族交响乐《和平颂》的文字撰稿,但写作过程仍不轻松。通篇既要考虑韵律和节奏,也要考虑内涵和气势,希望能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卓越智慧。
《和平宣言》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等蕴含先贤智慧的词句掷地有声。冯亦同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地之大德曰生”两句经典分别出自《礼记》与《周易》,大意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这是中国人讲究的道与德。“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和平。我要表达的就是为全人类祈福,远离战争、珍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