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曲江楼观薰衣草庄园
安康市岚皋县南宫稻田
阳区杏树旅游文化
安康市平利县长安十里茶园
南郑县油菜花
据近日省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消息,我省有15家景区荣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礼泉县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陕西张裕瑞那城堡酒庄、宁强县青木川、洋县朱鹮梨园、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创新园5家休闲农业景区入列其中。
贴着质朴标签,以吸引近郊游玩为主的休闲农业,已开始越来越多地“登堂入室”,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甚至旅游名胜,吸引着更远处、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其实不管有没有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休闲农业的快速升温以至时常节假日人气“爆棚”,早已成为事实。
出身“草根”的休闲农业,其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活跃地方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或许并不输于“高大上”的旅游名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大势所趋,其时已至。
人气“爆棚”:
年接待游客5600多万人次,经营收入50多亿元
据省旅游局统计,今年国庆期间,礼泉县袁家村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比临潼兵马俑的游客还多,成为陕西人气最旺的地方。
10月25日,袁家村又为陕西捧回首个“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奖杯。
人工打造的袁家村,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十数年里,接连获得了“全国生态示范村”、“全省新农村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3年度最美乡村”、“陕西省著名商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美誉,并且带动了周边多个村庄休闲农业的发展。这既是对陕西休闲农业发展成就的完美“注脚”,也让人们看到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不仅是袁家村。兴平市马嵬街道办李家坡村将废弃的土窑洞、荒沟打造成展现陕西关中风情、民俗、饮食的马嵬驿现代农业园之后,从去年国庆节开园至今,已吸引全国各地游客300多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5000多万元,带动李家坡村民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休闲农业的发展,使大量的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让闲置的土地流动起来,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富余的劳动力活跃起来。
从以前适宜旅游的春、夏两季,到现在不分季节的每个节假日,通往各休闲旅游景点的公路以激增的车流量,为休闲农业发展最真实地“投票”。
“从市场需求看,休闲农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省农业厅副厅长高爱平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人们的需求就由最基本的吃好穿好的物质需求逐步变为精神需求。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使得城里人有去农村观光休闲、放松身心的迫切要求。特别是当前雾霾天气频发,市民逃离城市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促进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繁荣。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大中城市旅游人数增加,小城镇的居民也会越来越多地加入旅游行列。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省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5600万人次,经营收入50多亿元,直接从业人员31万人,其中28万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以上。
长安区按照“一街一园”产业布局,在秦岭北麓环山路沿线集中建设了32座集高科技农业生产、新品种展示、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1.2亿多元,成为长安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乡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资源丰富:
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的生物资源多样性,孕育出陕西休闲农业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陕西地域狭长,纵跨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个气候带。以秦岭为界,南为长江流域,北为黄河流域。
秦岭是与北美的落基山和中欧的阿尔卑斯山齐名的世界三大具有生物地理分界意义的山脉之一,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动物区系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也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的过渡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之一。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陕西关中以南休闲农业的多姿多彩。
而关中八百里秦川和渭北黄土高原,则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起源地和世界上连片最大的黄土板块,孕育出了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和丰富多彩的黄土风情。
休闲农业根基是农业,主体是农民,场所在农村,文化创意是核心竞争力。“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我们着力挖掘陕西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南北民俗风情各异的资源优势,以文化丰富、提升休闲农业内涵。”省发展一村一品指导中心主任罗创国介绍,首先,着力打造陕北黄土风情、关中农耕民俗、陕南秦巴风光三大特色板块。在休闲农园、休闲农庄、休闲农家3种产业类型中,鼓励经营主体发掘传承当地特色农耕、民俗和乡土美食文化,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如“关中印象”咸阳市袁家村、“西府周礼”宝鸡市北郭村等。
其次,拓展功能,打造产业文化。支持休闲农园、休闲农庄依托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使农业生产和文化创意融合发展。如薰衣草庄园、葡萄主题公园、猕猴桃主题公园等。
第三,强化创意,提升产品文化。依托陕西一村一品发展优势,以品质、品牌提升为重点,引导经营主体在项目策划、产品生产和包装创意设计上,研发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产品和生态环保、内涵丰富的创意包装,不断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2009年以来,我省把休闲农业作为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内容进行实物和资金扶持,每年从全省一村一品扶持资金中列支1000多万元,用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西安周边地区为核心、关中平原为主带、陕南和陕北为两大辐射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全省已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4个、示范点11个、全国五星级休闲农庄2个、中国最美(最有魅力)休闲乡村6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个、中国美丽田园11处。
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4个、示范点34个、休闲农家明星村29个。全省发展休闲农业示范园353个,休闲农庄328个,休闲农家专业村260个,休闲农家经营户达到1.3万多户。
据抽样监测统计,休闲农业经营点游客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0%,全省休闲农业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经营收入超过20亿元。
农业旅游:
助秦巴山区走出贫困
发展休闲农业,既能盘活农村各类资源,提升农业价值,拓宽农民创业就业渠道,又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城乡交流互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在2012年省委1号文件中明确要求,要把休闲农业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省政府《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2013年工作报告中都明确要求,要加快培育和推进休闲农业发展。
西安、宝鸡、长安、凤县、眉县等市县区,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和主导产业来抓,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据统计,2013年,关中5市大部分休闲农家经营户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西安秦岭北麓等重点发展区域内的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已占到当地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
对于集中了陕西近40%贫困人口的秦巴山区,借助青山、绿水、蓝天的独特生态环境资源和后发优势,挖掘当地风情文化,依托茶叶、柑橘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休闲旅游业,取得了农民增收、繁荣县域经济的好成绩,助不少地方体面、快速、高质量地走出了贫困。
2010年,城固县旅游收入2.35亿元,当年全县GDP总量的3%。借助桔园镇刘家营村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引领,到2013年底,全县年旅游收入已达到11.67亿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8.4%,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茶产业的发展,伴随着陕南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优美自然环境的吸引,带动了西乡、平利、商南等县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在一些旅游发达的乡镇,如城固县刘家营镇,西乡县樱桃沟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早已超过万元,步入小康。
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催生出了一大批相关职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群众就近就业。比如在城固县桔园镇,近几年农民发展休闲农家接待户56家,有旅游观光车20辆。桔园景区每年也从村民中聘请售票、巡逻、治安、卫生、保洁等工作人员。此外还有60多户村民从事小吃、旅游纪念品、农产品销售活动,绝大多数当地农民都在休闲农业产业链条中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获评“国字号”的陕西休闲农业景点
本报讯(田庚)由农业部组织开展的全国休闲农业系列创建活动,自2010年开始至今年10月,陕西已有不少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业态进入“国字号”行列,成为提高当地群众收入、融通一、二、三产的发展新亮点,甚至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5年来,我省已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4个:
长安区、凤县、宝鸡市休闲农业示范区和平利县。
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1个:
西安曲江农业博览园、陕西阳光雨露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眉县西部兰花生态园、三原金源山庄、临渭区渭北葡萄产业园、陕西农垦英考现代农业观光园、富平县陶艺村、铜川阳光绿都休闲山庄、神木县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城固县桔园镇刘家营村和杨凌秦岭山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获评中国最美(最有魅力)休闲乡村6个:
岐山县北郭村、礼泉县袁家村、铜川市新区陈平村、米脂县高西沟村、宁强县青木川村和平利县龙头村。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处:
佳县古枣园。
中国美丽田园11处:
宜君县哭泉乡旱作梯田、洛川县李家坳苹果旅游景观、榆阳区杏花景观、洋县朱鹮梨园、西乡县江榜茶园、城固县刘家营村橘园、西乡县莲花村樱桃花、南郑县油菜花、汉阴县凤堰古梯田、平利县长安十里茶园和岚皋县稻田。
全国五星级休闲农庄2个:
西安曲江农业博览园、陕西阳光雨露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同时,省农业厅认定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4个、示范点34个、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29个。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发展休闲农园353个、休闲农庄328个、休闲农家专业村260个,休闲农家经营户已达1.3万多户。
责任编辑:司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