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原标题: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林芝地区文化工作综述
2014年,林芝地区广电局以获得“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立足实际,在继续实施“四大创新工程”的同时,把2014年确定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年、文化产业创新年、文化活动提升年、非遗工作推进年、农家书屋(寺庙书屋)管理年、广播电视文物安全年,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国家人社部、文化部5年一次的评优工作中,获得了“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殊荣。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林芝地区规划了乡镇文化站、新华书店、广播影视中心、排练厅等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9亿元,今年争取的615万元资金已为新建的41个乡镇文化站进行了内部设施配套建设。投资850万元建设的地区广播电视台业务楼,投资332万元建设的工布江达、米林、波密、林芝4个县级民族艺术团排练场所,投资600万元的易贡将军楼保护维修、投资844万元的羌纳寺保护维修等项目已全部完工。投资1147万元的八一镇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网络改造工程,投资147万元的工布第穆萨摩崖石刻保护维修项目正在建设,其中八一镇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网络改造工程将于2015年1月底完工。投资1420万元的地区图书馆改扩建项目、投资1120万元的群艺馆改扩建项目,投资2100万元的地区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投资2410万元的朗县烈山墓地保护维修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林芝地区文化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和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全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 推进文化活动提档升级
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林芝地区成立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根据中央、自治区关于推进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林芝地区实际制订下发了《林芝地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分工实施方案》和《2014年林芝地区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要点及分工》,明确了每年文化体制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2014年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等9个方面、37条措施进行推进,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为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工作,林芝地区文化广电部门一是构建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地区有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地区“三馆一站”建筑面积可达3.3万平方米,农牧民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2408平方米,各类馆站常态化公共服务活动种类达22种,预计全年免费开放45300余小时,开展常态化的文艺比赛等活动500余场(次),参与人数10万人(次)。其中地区图书馆预计全年到馆人(次)12470多人(次),比上年增长6436人(次),增长率为106.66%;图书流通册(次)为9504册(次),比上年增长3123册(次),增长率为48.94%;办证人数预计全年新增277人,比上年增长69人,增长率为33.17%,并完成了4批45个新农村、新文化示范村创建工作,发放补助金225万元。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林芝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规划》,《林芝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工作方案(2014—2016)》,《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指标》等制度。三是积极开展文化联动。按照文化部、自治区文化厅的要求,制订了《林芝地区区域文化联动活动工作方案》,组织全地区优秀的公共文化资源与区域内和区域间优秀公共文化资源交流和共享,与福建省文化厅达成文化合作协议,与福建省、云南保山市、西藏山南等地开展了文化联动交流。
为推进文化活动提档升级,林芝地区文化广电部门将2014年作为“文化活动提升年”,提出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庆有专场、年年有汇演”的目标。他们通过开展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实现了“天天有活动”。2014年全地区建有群众文化广场82个,开展活动9000余场(次),参与人数80万余人(次),分别比去年增加30%、36%和45%。通过充分发挥各县民间艺术团的作用,实现了“月月有演出”。安排地区民族艺术团和各县民间艺术团经常性开展下乡演出,今年开展各类文艺下乡700余场(次),观众20万余人(次)。通过举办大峡谷文化旅游节等区域特色品牌活动实现了“节庆有专场”的目标。恢复了县、乡、村传统区域特色民俗文化活动40余个,开展“3·28”、“七·一”等各类节庆活动达到60余场,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次)。通过举办“爱我林芝、歌唱林芝、繁荣林芝”等系列歌舞比赛,实现了“年年有汇演”的目标。开展了首届“尼洋河——我美丽的家乡”原生态“民歌民星”赛活动,通过手机短信投票的方式,由广大群众评选出了最喜爱的民歌和“民星”。林芝地区通过推进文化活动的提档升级,极大地丰富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今年,林芝地区加大了文化交流宣传力度,完成了文化部交办的赴津巴布韦、毛里求斯的文化交流任务,林芝地区民族艺术团成为建国以来西藏首个赴非洲开展文化交流的队伍;为加强林芝摄影队伍建设、培育摄影产业,挖掘和弘扬林芝文化,林芝地区成立了全区首个摄影基地;组织地区民族艺术团在山南雅砻文化旅游节开展了专场文艺演出,演出3场(次),观众8万余人(次);组织林芝县民间艺术团在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展专场演出,演出60场(次),观众18余万人(次);在福建省开展了为期6天的“情系雪域高原、保护文化根脉”闽藏文化交流。加大了对传统少儿歌曲、文成公主歌谣、波密波卓、娘龙民歌等特色歌曲的恢复和创作,出版发行了《幸福家园》等音乐光碟10余张。首次尝试与音乐网站(天籁音乐网)合作,共发布推广具有林芝民族特色歌曲26首,通过将歌曲上传至互联网,供广大音乐爱好者免费下载和收听的方式,为宣传和推广林芝文化,提供了更大更广的平台。
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 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
林芝地区文化广电部门积极探索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今年共有2类7位传承人被命名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全地区共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7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6人;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9类6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8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2个)。投入资金10万元,整理、出版了全区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首批出版1500册。该书通过27000余字的叙述和近80张彩色照片,翔实介绍了林芝地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分类、传习基地及传承人名录。目前该书已发放至489个农家书屋、54个乡镇文化站,及7县活动中心。林芝地区通过积极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实施了西藏林芝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成立了西藏林芝天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建设了锦绣大地纺织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真巴村林芝藏族服饰纺织工艺传习示范基地、朋仁曲德寺藏香工坊、朗县金东藏纸工坊、珞巴族服饰及织布制作技艺传习所、墨脱门巴族传统竹器传习所等生产场所,并将林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整合起来,完成了200余种文化产品的研发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挖掘和恢复了一批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培养和带动了一批传承人队伍,打造和形成了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产品,带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西藏非遗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2014年,林芝地区文化产业成绩喜人,全地区有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303家,注册资金达1.8亿元,从业人员310人,预计实现收入2.5亿元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将达到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5%。投入资金50万元启动了《林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的编制工作。引进文化企业6家,预计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工布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完成工布明珠民族文化广场综合体建设项目得到地区行署批复,还有8个项目正在积极沟通衔接之中。
广播影视工作有序推进 农家 (寺庙) 书屋管理不断加强
今年,林芝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率不断提高。米林县广播电视转播台70米铁塔投入使用;墨脱县已完成70米铁塔补堪工作;察隅县70米铁塔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完成农牧区“村村通” 804套设备和乡镇干部广播电视“户户通”4116套直播卫星设备和2500套维护设备的调拨和发放工作。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7.6%和97.23%,超过自治区平均水平。
播出工作“三满”安全优质。林芝地区电视台安全优质转播节目5568小时,转播中央一套、西藏一套节目各6075小时,中央七套节目5568小时,CMMB手持电视6080小时,地区调频台安全优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8042小时、转播西藏藏语广播节目7986小时、转播西藏汉语广播节目8042小时;停播率为0秒/百小时,停播率优于指标100%,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了千家万户。
舆论宣传引导力度不断加大。林芝地区电视台、广播电台全年编辑播发藏、汉语新闻稿件7350条,比去年增加3380条,上送藏、汉语新闻共990条,比去年同期增加175条,增长23%,在西藏卫视播出藏汉语新闻各420条,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上送给康巴卫视新闻报道600余条。播出“学习贯彻十八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卫”、“安全生产”等各种宣传标语980余条,“七彩林芝”96期,并推出了系列报道《美丽中国魅力林芝行》共九集,播出了广东、福建援藏二十年系列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电影放映工作有序推进。林芝地区完成了20套第4代农牧区电影设备的配发工作,全地区共有农牧区电影放映设备59套,其中第2代16套,第3代23套,第4代20套。预计全年完成农牧区电影放映8080场(次),观众达20余万人(次);预计地区数字电影城共放映电影1380场(次),观众35690人(次),票房收入2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2%和73%。
在加强新闻出版工作中,林芝地区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地区文广局积极配合地区“扫黄打非”办和文化综合执法支队,对网吧、音像、书店等出版物场所进行专项清理检查,全年地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扫黄打非”各成员单位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549人(次),检查文化市场5038家(次),出动车辆446台(次),收缴非法光碟1850张,收缴非法图片4张,盗版图书46册,取缔非法涉赌游戏室5家,收缴赌博机13台。
为加强农家书屋(寺庙书屋)管理,林芝地区文广局把加强农家(寺庙)书屋管理确定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制订了《林芝地区农家(寺庙)书屋管理年实施方案》,及时将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补配的价值480万元农家书屋出版物配发到了489个农家书屋。为7个县分发了总价值42.8 万多元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完成了108个四星农家书屋和7个寺庙书屋的评选挂牌工作。从2014年文化建设专项经费中划拨57.3万元,解决了489个农家书屋和84座寺庙书屋每位管理员1000元补助经费,从而提升了农家书屋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活动,共吸纳读者近9000人(次),阅读各类书刊1.5万余本,撰写各类心得体会和各类理论文章50余篇。全年读者达2万人(次)。
林芝地区的图书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地区新华书店强化内部管理,增强内部激励机制,不断丰富图书种类和品种,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对图书的需求,取得了明显社会效益,同时也提高了门市收入,预计实现门市销售码洋43万元,毛利12.9万元,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各类教材发行码洋669万元,实现毛利74.9万元,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023%;教辅资料预计实现销售码洋85.9万元,实现毛利17.18万元,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