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购陷阱大曝光" 如有类似经验请支招
2014-11-6 10:23:0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进入论坛
阳光网——阳光报(阳光报记者 凤晨 实习生 杨倩) 又一个“双十一”快到了,不少人可能在上购物网站,琢磨着该买个什么东西。别急,在你做决定之前,请你留心看看本版最近的新闻报道。因为即日起,《阳光报》将开辟双十一特别栏目,我们将对各种“网购陷阱”进行大曝光,如果您有类似的案例或者网购的经验,希望您联系我们,我们将通过您的真实案例,为喜欢网购或正欲尝试的“剁手族”们打上一剂预防针。
案例一 “原价通常标得很高”
昨日,记者在朋友圈发了临时对话,接受采访的共有七个人,其中五人都有双十一抢购经历。在与大家的交谈中记者发现,这五位购物达人给出的第一条建议竟然出奇的一致,“当心商家‘双十一’临时提高价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议?家住枣园小区的刘影分享了她的购物经历:
“先说说去年的‘双十一’,我买了双靴子670元,上面写着原价九百多,后来同事看了之后说我被骗了,没过节之前商场也是卖670元!当时真是气得不行。”有着类似经历的关晓彤也说了,刘影的遭遇她也遇到过,‘双十一’的时候买了双运动鞋,当时还以为捡到了便宜,没料到三天后去逛商场,一模一样的运动鞋比她当时在淘宝上买的还便宜。
紧接着,针对这个“购物陷阱”,大家也给出了建议。“现在离‘双十一’还有几天,如果有想买的东西先收藏着,等到双十一那天看是不是会降价,这样会保险很多。其次,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去商场探个风,这样心里会有底。”
案例二 假“客服”打电话称有退款
记者朋友圈里的曹魏然分享了这样一件事,他希望用自己的经历给大伙提个醒。
“当时是提前加入购物车的,‘双十一’当天发现确实便宜了,页面显示支付成功后我就退出了,可不一会儿就有个人给我打电话,说自己是淘宝客服,支付系统出了一点问题,需要退款给我,对方能清楚的知道我买衣服的品牌和尺码,我当时还真有点蒙了。”曹魏然说,自己当时将信将疑,便将这件事告诉了同事。
“没想到大家一致认为这是骗子,让我先不要按照对方说的做,而是打开淘宝,再次和卖家确认,确认后才发现,真的是骗子冒充客服来的电话。”
案例三 人气赚够,“特价”缺货
“也没被骗,就是感觉有点憋屈。”西安市民李佳航说。去年“双十一”,李佳航想给母亲买一双鞋,“在网上看了一款,卖那款鞋的店家还挺多,搜了半天找到了价格最低的店面,毫不犹豫就拍下了。”他说。为了节省邮费,他又在这家店里买了其他几件东西。等了好几天,买的东西终于到了,却发现自己要买的鞋没到,卖家给他的解释是缺货,将买鞋的两百多块钱退给了他。“鞋子没买到,买了一堆别的东西,但又不想花邮费退回去,只好认了。”
以“特价商品”吸引客户消费,从而带动别的商品销售,这种促销手法在网购中并不少见。一些店铺里“特价商品”经常付款后不发货,卖家给的解释是“缺货”“售罄”或者“备货不足”,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不要被商家的这种促销方式欺骗
来自淘宝客服的提醒
昨天下午,记者同淘宝的一家黄钻卖家进行了沟通,她给出了几点建议:她建议消费者最好采用第三方支付担保平台进行付款,不要通过私下交易向卖家个人账户汇款。然后在参与网购活动时要注意保留相关交易记录和证据。建议消费者通过“手机截图”等方式保留证据,一旦产生纠纷,在与卖家、交易平台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携带相关证据向当地消委会或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记者朋友圈里分享的这些案例你可能遇到过或者即将遇到,我们希望,如果您有关于“双十一”的购物经历或者分享,请微信关注“阳光谝闲传”,微博@阳光报或者直接致电本报热线029-86253335、029-86252121。在“双十一”到来之际,给即将要购物的市民提个醒。
■相关链接
仅9%网友认为网购实惠
去年“双十一”过后,有媒体举办了一个“双十一消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1.54%的网友表示当天“一分钱没花”,26.53%的网友表示花费在“0~500元”,有2.90%的网友花费在“1万元以上”。在“你觉得实惠吗”的小调查中,有91%的网友认为自己网购的物品“不实惠”,仅有9%的网友选择了“实惠”。
网友“姐很愤怒”日前就在网上晒出了自己去年“双十一”网购的截图。截图所示,该网友去年网购了19件商品。结果,她买的三顶帽子基本没戴过;两件半价衣服因为和描述不符,无法穿也不能退;还买了很多多余的手机外壳。“买完第二天我就想砍手。”“姐很愤怒”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对自己的狂购行为感到后悔和不可思议,并奉劝大家:“大家今年一定要稳住啊!”据《广州日报》
南京消协发布双十一网购防骗三要点
“双十一”网购高峰在即,众多电商推出的秒杀、促销、让利等活动令消费者眼花缭乱、跃跃欲试。南京市消协3日发布消费提示。
南京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络购物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焦点,具体表现为:钓鱼网站泛滥欺诈消费者;假冒伪劣商品网购后退换难;团购服务质量缩水、商品质量无法保证、没有售后服务、无法开具发票等。对此,南京消协工作人员结合实践中出现的大量案例,总结出了防骗三要点。
要点一:不贪恋低价,不选择明显低于成本价的商品。很多网络平台或商家以远低于成本价的标价吸引消费者参与“秒杀”或“抢购”,一旦成交后,便以库存不足、不在配送范围等理由为借口,拖延交付,甚至取消交易。
要点二:不轻易点击卖家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等,不通过卖家提供的第三方支付链接进行付款。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网站,应多方甑别,如使用相关软件帮助识别拦截,查验网站下方的ICP及各项许可证,保护网购安全,以防误入“钓鱼”网站。
要点三: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应保存网上商品交易图片以及与商家聊天记录等资料,并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以备发生消费纠纷。在收到商品出现问题,且无法与商家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及时向电商企业平台的维权团队投诉。若纠纷仍不能协商解决,可向有关部门或消协投诉。中国广播网
编辑:雯雯
编辑:秦人
关键词:双十 陷阱 专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