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旅游扶贫
旅游富了重渡沟
张明灿
泉水喷涌,飞瀑成群,竹林藏幽,木轮转闲……站在青砖蓝瓦砌成的农家宾馆三层小楼上,望着眼前世外桃源般的景致,看着太阳底下悠然自得的老人和孩子们,河南重渡沟村支书余长生感慨万千,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然而,仅仅十几年的时间,这个曾经全村人均经济收入不足400元的偏僻山村,如今人均年收入高达2.1万元。重渡沟的村民自豪地说:“是乡村旅游开发让他们走上了富裕之路,是旅游扶贫让他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美好的生活。”
□郭永军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驻河南记者张明灿
旅游铺开致富路
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县潭头镇的南部山区的重渡沟,在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村子里85%的土地都是45度以上的山坡薄地。而且因交通闭塞,美丽丰富的山区资源和自然风光得不到合理利用和开发,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的重渡沟人,过着守着“金饭碗”要饭吃的贫困生活。
为了让“金饭碗”变成“摇钱树”。1995年,重渡沟利用交通扶贫和旅游扶贫的数百万元资金,修通了至重渡沟风景区的第一条8公里公路和15公里景区游览道路。1999年,重渡沟风景区正式对游人开放。秀美的山水风光,怡情荡神的田园风韵,朴厚的民俗风情使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重渡沟迅速成为河南省洛阳市南线最具活力的自然风景区。
重渡沟景区的开发,带动了农家宾馆的发展。余长生告诉记者,到2013年底,重渡沟农家宾馆已发展到328家,高中低档床位1.2万个,其中有四星、三星、二星级农家宾馆210多家。2013年接待省内外游客78.5万人次,户均收入18万元,全村人均增收2.1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实现社会综合收入5.8亿元。
如今的重渡沟,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全村70%以上的农户拥有私家轿车,还有60多辆旅游观光车组成的观光车队。2013年村里还利用旅游扶贫的支持,实现了无线网络和监控全覆盖,建成了生态停车场、星级旅游公厕。
旅游种下智慧树
来过重渡沟的游客都会对景区内数十里的竹林长廊、数千米的竹林幽径以及任客逍遥的居家竹楼记忆深刻,更是对村民制作的竹筒米饭、纯粮酿造的竹筒老酒、清淡高雅的竹叶泡茶回味无穷。如今,和竹子有关的乡土文化、饮食文化已成为重渡沟风景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余长生说:“开发乡村旅游不仅开发了重渡沟美丽的乡村资源,更开发了村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了开发村子里数万亩的竹林,重渡沟旅游开发公司和村领导率领村民先后赴江浙、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开发具有重渡沟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小到利用几寸长的竹竿制作儿童玩具,大到农家宾馆用的餐具、办公用品,精到雕刻、绘画等竹制旅游产品,如今,重渡沟景区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出图文并茂的竹手工艺旅游纪念品。
村民制作生产的竹桌、竹椅、竹帘、竹花篮和小巧玲珑的手工竹旅游纪念品远销省内外,深受游客喜爱,以重渡沟村命名的竹编工艺品还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去年仅旅游纪念品一项就为重渡沟村民增加经济收入280余万元。
旅游结出文明果
“借旅游扶贫开发,重渡沟村民富了起来。”余长生高兴地说,如今村民们更渴望用丰富的娱乐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几年来,重渡沟陆续建成了文化广场、“印象重渡沟”大型演艺厅、奥斯卡4D影城等。这些休闲设施的建成,不仅为重渡沟游客提供了度假休闲的好去处,也为重渡沟村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
如今,每逢夜幕降临,都会有数以千计的游客和村民涌向文化广场,或唱歌或跳舞,尽情享受重渡沟夜晚的快乐与甜蜜,尽情品味味道鲜美的文化大餐。
“我们这些过去的‘泥脚子’,现在也可以到舞台上唱歌跳舞了。”重渡沟的村民告诉记者,以前重渡沟有“四多”闻名几十里:娶不到媳妇的光棍汉多,聚众赌博搞不文明活动的人多,正常生活靠赊欠的户数多,适龄儿童不上学的多。而几年的乡村旅游开发,不仅让重渡沟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让村民们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明程度有了提高。如今的重渡沟是“全国精神文明村”和“全国生态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