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原标题:文化交流 中新交往绚烂油画的亮色
11月21日,正在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奥克兰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共同出席中国—新西兰市长论坛启动仪式。习近平在致辞时将中新关系比作一幅油画。他说,这幅油画有多绚烂,不仅取决于总体构图,也有赖于局部元素。近年来,中国和新西兰在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主席提到的“中方将在新西兰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等信息,更让大家对中新文化交流的未来前景充满期待。可以说,文化交流正是中新关系这幅绚烂油画上的一抹亮色。
2006年,中新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文化协定》,内容涉及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物保护、体育等各个领域。在此基础上,中新两国文化往来日益密切,政府和民间文化团体互访频繁。
“亚洲新西兰基金会”于2000年创办了奥克兰元宵灯节,每年举办中国春节和元宵节庆典活动,并辐射到惠灵顿、克赖斯特彻奇等主要城市,14年来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吸引了众多中国艺术团组积极参与其中。据文化部外联局美大处介绍,2010年至2013年,上海新民乐小组、浙江余姚滚灯小组、杭盖乐队以及灰狼乐队、成都木偶皮影剧团,上海三林龙狮表演团、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北京龙神道乐队,上海艺术团、四川天姿国乐女子乐团、万能青年旅店乐队分别参加了奥克兰元宵灯节及“欢乐春节”活动,为新西兰民众带去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
新西兰各大艺术节上,也不乏中国艺术的身影。2011年,紫禁城新音乐团参加奥克兰艺术节;2013年,国家话剧院《恋爱的犀牛》参演奥克兰艺术节;中新艺术家合作创作的地震主题的现代舞剧《断层线》,于2013年9月赴新参加克赖斯特彻奇艺术节、尼尔逊艺术节等,反映人性情感关怀的剧作深深打动了当地观众;2014年,中国音乐学院紫禁城乐团与新西兰国家室内乐团联合制作的《四面来风》音乐会项目继2013年12月在京首演后,又赴惠灵顿参加“新西兰国际艺术节”,并在惠灵顿、奥克兰、汉米尔顿、克赖斯特彻奇四地巡演,反响极为轰动。
2007年,新西兰国家交响乐团来北京演出;2008年,时任新西兰总理兼文化部长海伦·克拉克访华,新国家交响乐团参加奥运文化活动;2012年,“毛利碧玉——新西兰的传世珍宝”以及“布莱恩·布瑞克:镜头里的中国和新西兰”摄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201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毛利斗篷”借展移交仪式,随着这件1956年由毛利族酋长赠送给毛泽东的礼物的借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纽带因此更加紧密……新西兰各类艺术展演纷纷赴华,也深化和增强了中国人民对新西兰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中新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丰富多彩,各种“第一次”让两国关系在人文交往领域不断发展深化。2013年11月,由北京梅兰芳纪念馆和新西兰路易·艾黎教育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梅兰吐芳、香满梨园——京剧大师梅兰芳艺术展”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举办。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艺术展第一次走进新西兰,让新西兰民众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中国国粹艺术和一代京剧宗师的魅力。
今年5月,由新西兰民间发起的“中文周”正式推出,这是西方国家第一个由国会批准开展的全国性中文推广活动。“中文周”把中文教育的重点放在幼儿园、学前班和中小学校,希望让新西兰的孩子了解中文、学习中文、喜爱中文。
今年9月13日,新西兰尼山书屋在奥克兰的新西兰亚洲图书文化中心揭牌。新西兰尼山书屋是山东省继马耳他、莫斯科、华沙尼山书屋后设立的第四家海外尼山书屋,也是在大洋洲落户的第一家尼山书屋,多种形式的中新文化交流活动将在此平台上陆续开展。
11月9日至16日,大型人文交流活动“感知中国·新西兰行”在新西兰主要城市奥克兰、惠灵顿和克赖斯特彻奇等举办,包括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以及绘画展、图书展、杂技演出等多项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国文化,在新西兰掀起新一波的中国文化热。
值得一提的还有中新之间的影视交流。2010年,《中新电影合拍协议》签署。2012年,新西兰文化遗产部首席执行官路易斯·霍登访华,和中方正式开始进行电视合拍协议的商谈。新西兰是第一个与中国开启电视合拍协议商谈的国家。2014年10月30日,第二届奥克兰亚太电影节开幕,中国电影和中国演员在电影节上大放异彩。11月9日,《影像中国数据库与新西兰TV33中国题材电视节目合作协议》在奥克兰TV33总部大楼签署,标志着中国题材的纪录片节目通过TV33台正式走进新西兰。从今年11月起,影像中国数据库将定期向TV33台提供题材多样的电视节目,把中国的声音传递到新西兰。
(陈 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