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摄/法制晚报记者 郭谦
为配合隆福寺地区改造工程,东四邮局预计在下个月搬家,这是它105年历史中的第四次迁址。几次搬迁,东四邮局始终没离开过东四南、北大街这直线一公里的范围内。这一次,新址就在现址的斜对过儿,老街坊们仍能享受这里的服务。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走进这个百年邮局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邮局的业务在不断变化。如今,投递员出现时,街坊四邻争盼家书的场景已经难觅。取而代之的是,“双十一”过后那数量猛增的电商包裹。当然还有一些始终未变,比如低廉的邮资,还有老百姓最看重的真诚服务。
探访 搬迁配合隆福寺地区改造
东四路口西北角的小楼上,“中国邮政”几个字格外醒目。2003年为了配合地铁修建,东四邮局搬到这里,邮局一侧至今还立着临建用的彩钢板。昨天下午,储蓄窗口排起了拐弯的队伍。相比第三次搬家前,邮局现在的营业面积缩减不少,显得有些局促。
路口东南角,一栋三层小楼已经修建完毕,正在做最后的内部装修。据了解,新邮局的面积是现址的三倍。东四邮局的副局长霍彦相信,这处新家面积更大、设施也好,顾客们再来办业务时,会感觉宽敞不少。
霍彦表示,如今附近隆福寺地区改造的规划已经贴出,为配合市政建设,他们加速了东四邮局搬迁的进度。
清朝时设立的东四邮局,经历民国进入新中国,105年中已搬过三次家,但始终没离开过东四南、北大街这一段。即便如此,每次搬家前,附近居民都少不了问长问短。“要搬哪儿去啊,千万别离我们太远。”
这几天,邮局新址的围挡刚拆,已有不少老街坊来询问何时搬过去。霍彦表示,在各方努力下,争取今年12月完成搬迁。
历史 百年老邮局与荣誉相伴
1909年,在东四六条西口外,东四牌楼邮局成立。初建时下辖信筒16个、信箱4个,编为20号支局。如今在东四邮局的荣誉室里,还保存着一张初址的复原照片。照片上是一间看上去不大的青砖瓦房,“东四牌楼邮局”的匾额挂在上方。
在105年的历史中,荣誉始终与东四邮局相伴。1948年,民国政府的“改良邮政”运动中,东四牌楼邮局被确立为“示范局”。并且完成了首次搬家,迁到了东四南大街。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东四邮局又迁入东四北大街508号。四年后,《人民日报》专门以《大开方便之门》为题,就东四邮局服务老百姓写了一篇社论。一时间,这里成为全国跨行业学习的模范。
“新中国成立前的邮政系统在官办体系之中,难免有衙门作风。”东城区邮电局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李季说,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东四邮局开展转变作风活动的缘由之一。
李季介绍,旧社会的邮局有条老规矩,就是不能帮顾客填写单子,“这甚至让邮局门口出现了以‘代笔’为生的行当”。新中国成立后,诸如此类不方便百姓的老规矩,通通在东四邮局作废。这里形成了热情招呼、扶老携幼的新气象。一位曾每天等着徒弟敬茶的老员工,也加入了转变作风的活动。
自1958年《人民日报》的社论发表至今,东四邮局已荣获各类集体、个人荣誉80多项。服务百姓的传统延续至今,邮局大厅里放置着缝包裹用的针线、方便老人填写单据的老花镜。顾客只要有一个迟疑的表情,值班人员会立刻上前询问。这当中的一切,无不透着热情和体贴。
到2003年第三次搬家时,即使只是迁到了街对面,老街坊们还是十分不舍。李季回忆,那天为了等居民和邮局“告别”,搬家行动推迟了20分钟才开始。
改变 电商、储蓄业务唱主角
11月19日下午,东四邮局投递部内有400个包裹正等待分拣。忙碌之中,没有人顾得上多说半句话。“双11”的风潮也影响到了这里,几天之内包裹数量增加了3倍。在如今的邮政系统中,电商包裹所占的比例不小。
相比之下,信件的数量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内容却大相径庭。翻看其中,已很难看到那手写信封的家信踪迹。反倒是几大银行的账单,比比即是。
邮局前厅的一个角落里,四个电话间里只有一个还摆放着座机。几年前曾经必需的长途业务,如今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也是为数不多还保留着电话间的邮局。”霍彦告诉记者,最后的这部电话也少有人问津,偶然有人使用,还是因为忘了带手机。
几年间,来东四邮局办理邮递业务和储蓄业务的人数对比发生了翻转,特别是在每月15日发放养老金的日子,储蓄大厅内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排队等候领取养老金。
“因为利润少等原因,很多商业银行不愿接这项业务。”霍彦说,他们曾试过教老人使用提款机,但收效甚微。“到了这个年纪再接受新事物很难了,他们觉得用存折取出来更踏实。”
按照2010年统计的数据,东四社区四个居委会50岁以上的居民就有2000多人。曾有邮局工作人员留心过,一些老人生活拮据,每月存折上2000多元的退休金都花得干干净净。“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就是尽全力服务好。”霍彦说。
不变 低廉邮资、真诚服务获认可
李季在东四邮局工作时也曾做过投递员,一个早点摊因为没有门牌号,只有他肯帮着投递信件。自此之后,李季只要去那儿吃早点,老板坚决不收钱。
姚平负责多福巷社区的投递工作已经七年,她的片区里住着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老人和亲朋以及患者交流,都是通过手写书信。
计算着快到来信的日子,老人必会等在门前,见到姚平来送信便会问一句:“今儿个有我的信么?”
当然,不变的还有那称重过后按斤收费的邮递包裹。一些顾客会选择这种实惠的邮寄方式。
“有些东西始终不变,比如老百姓的信任。”霍彦说,至今再有新员工加入,在荣誉室回顾这里的历史仍是必上的“第一课”。
百年前,让东四邮局得名的那两个东四牌楼已经不见,但邮局员工始终铭记着上面写的四个字:“履仁,行义。”
文/记者 刘汨 马晓晴
摄/记者 郭谦
上世纪70年代,居民围着下社区服务的邮局人员办业务(资料图) 摄/法制晚报记者 郭谦
如今书信往来邮寄已非主业,邮局人员盖戳的信函中多是银行账单 摄/法制晚报记者 郭谦
曾经火爆的长途电话间,三个里面已是空空如也摄/法制晚报记者 郭谦
邮局新址正在做最后的装修 摄/法制晚报记者 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