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1948年,小女孩拿厚厚的几摞钞票买东西。
从1914年至解放前,海南市场流通的货币跟随“城头变幻大王旗”而眼花缭乱。大部分货币都是发行不了几年就贬值得极其厉害,处理好一点的,被执政方折价收购,但也让海南人民损失惨重;处理不好的,币纸还不如手纸。
这里以货币不稳定的金元券和银元券为极端案例。
抗战末期,国民政府的“法币”已经逐渐贬值。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需要大量军费开支,不得不滥发钞票,造成法币恶性通货膨胀。1947年市场上流通的“法币”已经有万元面额的钞票。同年12月,又推出了250元至25万元的大额“关金券”。
如此大面额“关金券”本已荒唐,国民政府又规定“关金券”1元,折合“法币”20元。换句话说,25万元的“关金券”可以换“法币”500万元,以此延缓法币的贬值。
但市场上物价飞涨,法币完全失去了海南人民的信任,宁可用港币、叻币、美元、暹罗币、银元所取代。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再一次实行“币制改革”,宣布废除“法币”,由中央银行发行“金元券”。面额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六种。规定1元金元券折合“法币”300万元,以回收“法币”。
但军费支出浩大,国民政府印刷的1千元、5千元、1万元面额的金元券又继续出炉。金元券同样变成废纸,市场上依然把旧银元当作交易媒介。
以阎锡山为首的行政院,见市场已流行银元,就采取顺水推舟的方式,决定再次实行银元本位制,并于1949年7月2日由代总统李宗仁明令公布了《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规定银元券1元兑换银元1元,等于金元券5亿元,一块银元的价值,比8亿元金元券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