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新华社沈阳11月14日专电 1982年发现的中国秦至西汉前期行宫遗址——姜女石遗址于日前开展的水下考古调查中,发现了疑似文献记载中的海中“甬道”遗迹,并在姜女石海蚀柱基座发现了人为加工的迹象。目前,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推进姜女石遗址的水下调查工作。
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组队实施的“姜女石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于2013年启动,计划于2015年完成。该项目旨在通过物探扫描和水下探摸的方式,结合陆地遗迹调查,探究“姜女石”等海蚀柱与岸上秦汉宫殿建筑之间的关系。
姜女石秦汉遗址位于辽宁省绥中县万家镇南部的海滨地带,1982年发现,遗址群主要包括石碑地、止锚湾和黑山头三处秦汉行宫建筑遗址,三处建筑南面海中各自对应一处海蚀柱,依次为姜女石、红石砬子和龙门礁,形成独特的滨海建筑景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迄今发现罕见的保存较好的秦汉行宫遗址。该遗址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部完成了对姜女石水下考古调查区域的测量工作。对绥中姜女石遗址的碣石海面以上部分进行精确测量,在发掘区东侧新布探方100余个,测量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并采用悬高测量法,获得了反射棱镜无法到达位置的高度,测得碣石最高处距海面17.9800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