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图为宜君县农民正在机收玉米。 周培生 汤小民摄
又是一年丰收季。
10月21日,宜君县彭镇高村的连片地膜玉米地里,联合收割机轰鸣着驶向玉米林,拉开了宜君秋收玉米跨区机收的序幕。
今年秋粮收成咋样?丰收能否增收?农民还有哪些期盼?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记录下3位种粮大户的喜与忧。
“我最高兴的是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虽然经历了夏伏旱和秋雨涝,但地膜玉米亩产仍达到900公斤以上,比去年还略高一点呢。”宜君县彭镇高村种粮大户何远奎,喜上眉梢地说,这主要得益于地膜覆盖、优良品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机械化播种、统防统治、秸秆还田7项技术的集成化。
更让何远奎高兴的是,今年每亩投入和去年持平,从地膜、化肥、种子等方面,政府都给农民每亩最少补贴75元,还可享受高产创建专项补助——每亩100元物资补助,包括3公斤玉米良种,3.5公斤地膜和一袋肥料,都是县上统一配送的。
除了产量,老何对今年的粮食价格也很满意。“目前,玉米市场价格已经达到每斤一块一,高于国家出台的最低收购价。真是丰产又增收啊!”
不过,说起粮食生产,老何还有一些担忧:一是农资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一路上涨,抵消了部分增产带来的效益。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人员还不到位。“希望今后国家能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加大对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培训,提高粮食病虫害防治能力。”老何说:“希望农资价格平稳,国家能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
在宜君县的金盆村,种粮大户赵三掰着手指为记者算了笔成本账:今年每亩玉米耕地投入40元,播种30元,种子55元,化肥232元,地膜50元,化学除草两次30元,收割100元,加起来共537元。“种一亩玉米从耕种到收获,化肥占成本的大头,但价格涨得最厉害。”赵三说。
作为村里玉米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赵三还希望国家优惠政策向农业专业合作社倾斜,把农民中的优秀青年培养成农机手、农艺师,带领更多的乡亲科学种田。“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增产非常明显,但有的村民仍然凭经验施肥,导致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因养分不足叶片发黄,有的地块还出现早熟现象,这肯定就会影响产量了。”
宜君的玉米已经全面开始收割。城关镇南塔村种粮大户张俊良说,他对“颗粒归仓”并不担心,因为县农技推广中心帮助村里集中修建了21个玉米仓,可存粮45万公斤,实现了全村玉米集中存放。由于保管条件好、脱水快,加上看管、加工、出售方便,每公斤玉米售价高出邻村1毛钱,一仓玉米就多卖2000元,同时还能减少玉米霉变等损失400-500公斤,有效地解决了粮食丰收后的保管难题。
老张今年种了120多亩玉米,预计能收10多万公斤。“目前来看,丰产增收已成定局。”老张说,希望国家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再加把劲,给予更多的扶持,长久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